Newpage Consulting的David Green曾為澳門特區政府提供顧問服務多年,他剖析為何當局應該考慮推遲澳門博彩牌照的重新競投程序。
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實在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亦令到各界需就將要來臨的澳門娛樂場博彩營運承批競投的時機再次作出考量。
雖然這種病毒對於世界各地賭業的影響都不盡相同,但對澳門有特別重要意義的,就是美國受到了特別嚴重的衝擊,以及在此時此刻,仍未知這次公共衛生緊急情件何時才能在該國受控。
現在掌握澳門博彩批給合同的六間公司中,有一半都與內華達州賭牌持有人有關。內華達州的博彩收入在今年4月同比下跌99%,並且繼續向從未見過的低處下沉。
雖然博彩收入一般都只佔那些公司總收入不到一半,但其娛樂、飲食及零售收入,亦與博彩收入一樣大幅下挫,相關原因很大程度是由於社區隔離措施。

澳門當然亦無法獨善其身,在6月的博彩收入下跌97%,而7月則下跌近95%。雖然已經有一些正面的跡象顯示,澳門可能已經捱過了最壞的時刻,但依然未知當地的主要客源有否一起脫離險境。即便他們真的脫險,但在經濟及信心方面的那些殘餘下來的損傷,將會令很多人對於到澳門旅遊的熱情大大減少,而且更少人會繼續像疫情來襲前那般博彩及消費。
雖然現在仍未知道澳門特區政府對於賭牌競投的結果有甚麼預測,但澳門經濟財政司在4月間曾暗示,政府希望能夠在將來的競投時,取得比2002年的競投過程更多的成就。
他說:「2022年重新競投賭牌與2003年開放賭權是兩個不同層次。」
「2003年時澳門沒有條件選擇,但現時具備更多條件、更大空間選擇博彩業『點行』。」
但當八月已過尾聲之時,實在難以有著與司長一樣的信心。
控制著博彩業未來走向的,已經不是政府或營運商。隨著新冠大流行衝擊環球經濟的時間越長,事情就越難在新冠病毒被消滅或社區感染被杜絕後迅速回復從前的景況。
在歐洲、新加坡、日本及澳洲的所謂第二波疫情,都顯示出曠日持久的U形或W形復甦是更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但無論如何,似乎越來越多經濟學家認為,私人市場要從崩潰或受損的供應鏈、零售商舖的強制長期關閉、工作程序受到的擾亂、由大蕭條式失業情況引發的人力流動、無可避免地逐漸變小的政府財政刺激方案,以及負面情緒和恐慌導致顧客變得只會在網上購物等情況中恢復,可能會耗時多年,甚至幾十年。
如果政府依然要在現時專營權於2022年6月屆滿後進行重新競投的話,將會招致一個不甚圓滿的結果。行政長官其實有一個可行的選擇,就是根據16/2001法律第13條第3款賦予他的權力,延長現時專營權的期限。毫無疑問,新冠疫情造就了行使這權力的「例外情況」。
如果把現時的專營權延長法例許可的最多五年的話,將會讓承批人有機會作自我校正及恢復,同時亦容許潛在的新競投者有更多時間去追蹤澳門博彩業在後疫情時代的表現。現時亦無人知曉到底在2022年進行重新競投的話,博彩及非博彩收入上會否出現一個後疫情復甦情況。
同時,推遲下次競投的一個好處,就是讓政府可以有更多時間去處理延後了的公眾諮詢的結果,並且可以考慮改善監管及效率,這也會為營運商帶來更大的確定性及更低的法規遵循成本。
另一個更突出的好處,就是政府可以把專營權延續到2049年12月特區及基本法到期的時刻。如果現時的專營權被延長至2027年,那麼就會在新專營權批給後有22年的時間去執行新的專營合約,這亦只是比現時的合約年期長兩年。如果競投是在2022年發生的話,政府可能會希望把年期縮短至例如15年,並且讓下一屆政府對最後12年的專營合約年期做決定。擁有確定性永遠都是好事,因此,對比起兩個更短的年期,一個更長的年期更有可能會為特區帶來更好的結果。
不論政府的取態如何,一旦決定要從批給專營權中獲取高昂的費用的話,就要為伴隨而來的反彈作好準備。大流行的危機並不只限於新冠病毒,禽流感、豬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及沙士都有機會造成一場大流行,相關病毒在過去二十年間亦曾為亞洲帶來影響。
營運商都需要就新冠病毒在旅遊、娛樂場空間、會展場地,尤其是酒店入住率等帶來的影響,發展出新的回應方法。現時並不能確定有營運商自願花上數十億美元去建造新的在度假村,不論是在澳門或是其他地方。如果不願意認清這個新動態的話,失敗將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