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日臻完善的橫琴深合區不僅對澳門的未來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也為澳門博企拓展旅遊產業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當澳門特首賀一誠在2020年4月16日發 佈其任期內的首份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其中有相當大篇幅是論述如何做好橫琴文章。在之後的記者會被問到橫琴會否成為「第二個澳門」時,他直言不諱地答道:「呢個係我哋嘅希望(這是我們的希望)。」
此言一出,不由令外界猜測中央可能會將橫琴以土地租賃方式「租」給特區政府如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但最終隨著2021年9月13日《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方案」)出台,橫琴被官方宣佈成為澳門與內地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的深度合作區。
那麼現在,當我們在討論橫琴時,我們在討論甚麼呢?
如果是2009年之前,我們討論的可能僅僅是澳門對面的一片面積是澳門三倍大、僅有約5000名漁民居住的完全未開發的島嶼。
但到了2009年,我們討論的就是中國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橫琴新區。在2015年,這裡被稱作廣東省自貿區橫琴片區。而到了2019年,名稱已改為「國際休閒旅遊島」。從2021年9月開始,我們稱其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而現在,我們已經是在討論澳門的未來。
上述稱謂的演變,恰恰反映出橫琴本身定位和政策的變化是如何在過去13年的發展過程中日漸清晰起來。
從2009年國務院批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開始,橫琴的開發就是為了服務澳門及推動澳門適度多元化發展。
橫琴深合區採用「『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貨物進出管理方式。
在「一線」,貨物進出繼續實施備案管理,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不予免(保)稅的貨物及物品外,其他貨物及物品免(保)稅進入深合區。在「二線」,貨物進出須按照進口貨物規定辦理海關手續,海關會對從合作區進入內地的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即增值稅和消費稅)。
人員流動方面,深合區與澳門之間人員出入境將繼續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相較拱北口岸更為便捷,便利旅客快速過關。但人員從橫琴進入內地其他地方將不設任何限制。
澳門不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意味著橫琴如果通過澳門進出口貨物,實際上將成為免關稅地區。

今年早些時候,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澳門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封關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
橫琴島位於澳門西側,原隸屬於珠海市,面積約106平方公里,是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里的三倍多。目前島上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與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完全由澳門管轄,合共佔地約1.6平方公里。「粵澳深度合作區」則涉及橫琴全島除澳大與口岸區以外的範圍。
根據《橫琴方案》,深合區在中國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統籌決策重大規劃、政策及項目,並在職權範圍內任免重要人員。管委會主任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廣東省、澳門特區和珠海市相關部門都將參與執行委員會的工作,即打造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機制。但是「黨的建設、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則由廣東省委及省政府派出機構履行管理職能。
深合區同時允許澳門車輛免申領中國內地車牌直接進出橫琴「一線」。此外,澳門輕軌線路將延伸至合作區,與珠海城際軌道鐵路對接。而澳門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體制亦將「對接」到合作區,便利澳門居民遷入居住。
法律適用方面,《橫琴方案》提出在遵循中國憲法及澳門基本法的前提下,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管委會將「研究制定合作區條例」,為深合區的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而產業方面,橫琴確定將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包括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新四大產業支柱。據深合區稅務部門最新數據顯示,上述四大產業新登記企業戶數佔新登記企業總戶數比重為77.68%,成為新登記企業中的重要產業主體。
《總體方案》同時設定了發展目標,包括到2029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且深合區與澳門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到2035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初見成效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橫琴早已不再是當初的一無所有的「澳門邊上的荒島」,而是初具雛形的現代化都市。
據橫琴粵澳深合區統計局公布數據,2021年深合區生產總值45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8.68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按年增長14.3%。
截至2021年12月底,橫琴實有商事主體56176戶,其中澳資企業4761戶,註冊資本(金)1446.11億元人民幣。登記在橫琴居住的澳門居民為3621人。
如果說一個城市能夠吸引人前往的是產業,那麼能夠將人留住是城市配套。
教育資源資源方面,橫琴目前集中了一批相當優質的學校。從2021年官方招生政策來看,橫琴島上正在辦學的公辦學校有7所,包括幼兒園2所、小學3所及初中2所,即橫琴中心幼稚園、首都師範大學橫琴子期實驗幼稚園、橫琴新區第一中學、首都師範大學橫琴子期中學、橫琴新區第一小學、首都師範大學橫琴伯牙小學、首都師範大學橫琴子期實驗小學。此外,民辦教育機構4所,包括珠海哈羅禮德學校、橫琴容閎公學、珠海德威國際高中及橫琴艾樂兒國際幼兒園。2022年春季學期橫琴在校生逾5200人,其中澳門籍學生逾140名。

醫療資源方面,橫琴目前營運中的有珠海市人民醫院橫琴醫院。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亦已經在建中。據悉,該院規劃床位500張,將按照高水準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成為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於一體並與國際接軌的綜合性公立醫院,預計於2025年建成。醫院將配備智慧醫療物流系統建設,包括採用醫療物流機器人,極大提高醫院物資傳送效率。
此外,今年1月,橫琴向珠海橫琴臻林綜合門診部頒發可執業登記證書,該機構是深合區揭牌後首家獲發放醫療機構許可證的澳門獨資醫療機構,同時也是首家通過CEPA協議進駐橫琴的醫療機構。橫琴臻林綜合門診部坐落於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的臻林國際康養度假園內,目前已經對外營業。

至於休閒旅遊方面,則無疑是橫琴與澳門可以真正地率先融合的領域。位於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的長隆海洋王國,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吸引了1170萬遊客,達成了其每年5000萬遊客長遠目標的堅定一小步。儘管疫情的反覆影響了遊客人數,但長隆依舊在2020年園區內接待遊客量錄得約480萬人次,超過上海迪士尼及佛羅里達州環球影城。根據AECOM聯合主題娛樂協會TEA榜單,排名全球娛樂/主題公園的第8位。
長隆園區目前正在興建第二期項目,包括核心工程長隆海洋科學樂園,建成後擁有全球最大的海洋科學館、虎鯨展示池等世界之最;另外,橫琴長隆動物王國建成後將分為日間及夜間兩部分,將是全球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王國。
此外,一個連接大橫琴山及海洋王國的纜車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屆時搭乘纜車將可以俯瞰橫琴以及澳門的路氹金光大道的風景。
然而,就目前而言,上述這些發展並未為澳門帶來實際益處。

GW Investment Consulting公司的首席執行官Matthew Ossolinski解釋道:「現在面臨的實際情況是,即使取消疫情之下的通關限制,來自內地遊客想去長隆很容易,而且人數眾多,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可能無法獲得澳門簽證,即便是未來疫情結束之後也是如此。」該顧問公司為橫琴的綜合度假村營運商及機構投資者提供經紀服務。
「除非政策支持做出可以自由/多次出入的安排,否則兩地的旅遊市場不會整合。這是一個可能需要很多年去解決的政策問題,不會立刻就得到改變。」
然而,支持橫琴和澳門未來融合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然順利推進中。
橫琴口岸於2020年開通,擁有全國第二大城際軌道地下車站,未來將把澳門與橫琴連接到每年運送約8000萬人次的高鐵網絡。連接路氹金光大道及珠海金灣機場的輕軌線路也在建設中,待2023年投入使用後,可將行程縮至10至20分鐘。
展望疫情後的發展,隨著橫琴大部分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即將完工,Ossolinski提出一種也許可以打造新的簽注系統的設想:「或者可以推出一種聯程式的特別通行證。如果你是內地遊客,並且在橫琴定了酒店,便可以一周內無限制前往澳門並在兩地之間自由往返。只有當推出類似配套時,兩地才能真正融合。」
正是推出類似上述這種未來可能出現的跨境遊模式,就能讓澳門的博彩營運商視橫琴為未來酒店客房的備用地。澳門目前提供約4萬間酒店客房已幾乎沒有延展空間,但目前橫琴興建中的酒店客房約1.1萬間,並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達到2萬間。Ossolinski向《亞博匯》透露,考慮到未來橫琴還有建設人工島嶼的計劃,橫琴在未來十年內的酒店客房儲備有望達約10萬間。
「我們的想法是,橫琴可以為路氹的酒店增加數萬間客房庫存。」 Ossolinski表示:「這些房間已經在建中。」他同時歡迎澳門博企早日在橫琴插旗,在不久將來自行推出開發項目。
《亞博匯》曾就此聯繫部分博企,但未得到確定回覆。然而眾所周知,銀娛集團在橫琴擁有一塊約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並且從不掩飾其未來在此經營的意圖。

銀娛在其2021年年度財報中寫道:「我們繼續推進橫琴的計劃並擴大在橫琴及澳門以外的拓展重點,包括在內地的機遇,特別是快速發展中的大灣區。」
金沙中國也在橫琴設有後勤辦公室,另有兩家博企正在作出類似安排。
Ossolinki認為:「對他們而言,現在是一個敏感的時期。」他指的是目前即將進行重新競投的澳門賭牌。
他表示:「承批公司為實現澳門經濟多元化所能採取的最好行動就是在橫琴投資一個項目。很多承批公司都在關注著那裡。但是這些項目可能只有得到行政長官的首肯之後才會公開。」

Ossolinksi預想這些承批公司的項目可能包括適合家庭娛樂的度假式酒店風格綜合體。目前,雅辰酒店集團正在橫琴打造珠海横琴雅辰悅居酒店,該酒店臨近橫琴口岸,將擁有230間酒店客房,計劃將於明年開業。雅辰酒店集團為何超瓊的信德集團旗下子公司,目前在澳門經營澳門雅辰酒店及鷺環海天度假酒店。
與此同時,橫琴還在打造包括會展、辦公、星級酒店、商業區、娛樂碼頭等在內的綜合性地標建築天沐琴台,以及以高品質房車、木屋、集裝箱式戶外住宿為核心內容,以「星奇塔無動力世界」為特色的深度休閒體驗的星樂度· 露營小鎮。後者採用「營地+樂園」的模式,打造兼具綜合娛樂、拓展教育、戶外運動、特色美食於一體的國內頂尖水準露營樂園。
除了上述大型文旅項目之外,橫琴逐漸形成更為多元的「一程多站」精品路線。目前歸屬於珠海市國資委所有、深耕橫琴13年之久的珠海大橫琴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除了打造上述星樂度綜合體之外,更接受橫琴政府委託,對島上公共資源進行文旅化營運,以星樂度系列IP為載體,在橫琴打造了系列文旅驛站等,以文旅化方式營運公共空間。
珠海大橫琴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陳博向我們分享了該公司文旅營運方面的新思路。
他介紹道:「我們在做的這種公共項目,一方面希望能夠為遊客帶來新的感官及享受,另一方面,希望通過這些小而精的公共文旅項目的營運,能夠為在地市民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
「我們做任何旅遊項目,不能只為了遊客體驗,本地市民的幸福感也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主客共享的公共空間。只有獲得本地居民的認可,遊客來了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在地文化和風土人情。」
「疫情之下文旅產品的應對方式也多了很多,城市近郊旅遊、露營興起,我們許多驛站都爆滿,有些地方停車之後還要走很久才能到。遊客目前以本地及周邊遊客居多。大型的旅遊項目遊客可能一年最多去兩三次,反而我們主打的兩天一夜的微度假,在疫情之下更為適合當前遊客需求。」

「所以文旅產品的生命力是很強的。整個橫琴的文旅都有這樣的基礎,肯定會越來越好。」
據橫琴官方統計數據,2021年十一假期期間,深合區景區遊客接待總量突破21萬人次,而同一時期因澳門發現少量確診病例,僅錄得8,159人次。
免稅島
2022年6月9日,珠海免稅集團宣佈中標橫琴口岸出境大廳免稅店經營權項目,並計劃於年底開業橫琴島上第一間免稅店。該集團同時於早前與香港麗新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在後者旗下的橫琴創新方文旅綜合體項目內打造一個「 集有稅、免稅業務於一體的高品質消費體驗中心」,並計劃於明年開業。
橫琴創新方以商場娛樂體育及教育為主,包括獅門娛樂天地、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奇幻功夫夜等項目,以及橫琴凱悅酒店及主題零售餐飲等內容,可為不同年齡遊客的「食、買、住、玩」提供一站式旅遊。
隨著「二線」建設漸入尾聲及年底封關在即,橫琴是否會成為新的免稅島,以及之後會否衝擊澳門的免稅品銷售,一時間成為焦點議題。

AHA亞哈品牌創始人、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負責人鄭益偉認為,如果橫琴未來真的成為免稅島,將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免稅島之一,非常值得期待。

「一線放開後,橫琴、澳門及境外商品都可以免稅進入橫琴,這裡將成為自由貿易的市場,」他解釋道,「當商品和人流都聚集於此,當地的交易和市場環境將得到明顯提升,這也彰顯到橫琴的特別優勢,即琴澳兩地生活和營商環境的深度融合。」
「對於澳門人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但如何去思考和把握這個機遇,則取決於每家公司自身想要發展的產業及亮點。不過從橫琴的發展趨勢來看,肯定是越早進入深合區越好。」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及商務咨詢部合夥人王舜宜則向《亞博匯》表示,預計不會對澳門的消費行業帶來太大衝擊。普華永道在澳門特區和珠海均有辦公室,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的企業。
她表示:「『一線』放開實施特殊的貨物海關監管雖然帶來免稅購物的商機,但包括食品、藥品、保健品等在內的眾多商品受食藥監局、市監局等其他部門的監管,以及商品註冊登記、標籤等要求,如果相關監管沒有同時放寬,新商品落地的步伐還不會太快,所以對這類商品的衝擊影響不大。」
「此外,對消費者而言購物體驗也十分重要。目前來看,中高端消費者仍青睞服務到位、產品服務多樣、整體消費體驗豐富的澳門。未來橫琴如果真的做免稅,可能也需要思考如何打造旅遊消費的體驗,包括如何跟澳門配合,推出各有特色的旅遊購物路線。」

「並且如果在橫琴購買免稅品的過程繁瑣,手續不夠便利、或者物流配送很麻煩的話,那大家肯定還是會選擇前往港澳購物。未來在免稅條件、免稅購物程序和相關手續等細節還要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澳門經濟學家呂開顏則認為,不應將此看做是兩地的零和博弈。
「澳門的商人在橫琴投資,對於資金的拉動、人員的招聘上,可以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發展,其實對大家都有利。」
「關鍵還是要看具體政策,包括對於免稅額度的調配。如果兩地能夠聯合申請免稅優惠就再好不過。不過兩種制度的磨合之下,交易成本會上升,令大家在合作上面會有很多『深水區』。包括雙方利益的博弈、如何跟廣東省方面溝通,又如何向中央爭取政策等等。這些成本很高,對於澳門方面是不小的挑戰。」

Ossolinski則表示,澳門和橫琴之間的真正融合可能只在未來發生,而橫琴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商業旅遊中心將加速這一融合。
他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進行大量整合。但我認為雙方也沒有真正地做過嘗試,或許因為希望等到橫琴建設更完善之後。疫情前大量交通基礎設施並未真正到位。」
「十年之內橫琴將會看起來像是一個完整的開發項目。但其一直在逐步突破。第一個真正完成的項目是長隆的第一期項目,並已營運數年。下一階段是交通基礎設施,很多是隨著2020年橫琴口岸開放時同時到位的。」
「自2019年以來發生的另一個變化是位於橫琴東北部、被稱為金融島的金融區。其上大部分建築已然建成並完工,但尚未有完全入駐。」
「所以島上東北及東南角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正在興建的島嶼中部,尚未動工的橫琴島西部被放在下個階段,然後是島嶼北部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這些項目的完成。希望屆時澳門和橫琴能夠真正實現融為一體。但具體如何運作,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內地入澳簽證政策改變之前,橫琴還不能被稱為真正的旅遊融合區。變化只會逐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