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閱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05月28日2025年
  • English
  • 日本語
亞博匯
Asian Gaming Power 50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澳門演唱會新經濟

陳嘉俊 by 陳嘉俊
03月28日2024年 06:59
澳門演唱會新經濟
72
SHARES
3.6k
VIEWS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在承批公司的努力下,澳門出現了一種新的「演唱會經濟」,它不僅滿足了政府將澳門發展成為「演藝之都」的目標,還使澳門的非博彩項目更加多樣化,博彩收入也從中受益。《亞博匯》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去年11月14日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有意將澳門發展成為「演藝之都」。「澳門本地舉辦的各類型大型演藝節目,無論是數量或質量均居鄰近地區之冠。」

沒多久,澳門就在全球舞台上嶄露頭角。

「澳門的演唱會市場在疫情後已急速復甦,超越2019年的場次水平。」澳門棋人娛樂製 作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盧荻表示。

「2023年經歷疫情後,復甦的澳門一共舉辦了約240場流行演唱會,按年增幅高達三倍,當中更有57場演唱會最高票價為澳門幣1,999元以上,並且有多達八場不同規模的音樂節選址澳門舉行。」

娛樂表演在澳門過去一年的興起,無疑與澳門重新開放有着密切關係,但這種快速復甦背後的關鍵因素是承批公司的非博彩投資計劃。

澳門新的十年期博彩批給合同,當中要求六間承批公司在十年內需要投資非博彩項目1,088億澳門元,每年就要花費108億澳門元在非博彩投資中。而「娛樂表演」是11項非博彩投資項目中的其中一項。

「我們相信休閒度假綜合體增加非博彩類型投資力度,對澳門演出業的影響絕對是龐大而正面。」盧荻說到,承批公司的投資與業界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

他指出:「承批公司十年都須積極投資非博彩元素,由此衍生演出及活動引進、製作、統籌的服務需求,演出行業自然能夠受惠。」

「去年不少澳門以外地區的知名演唱會製作方如Live Nation、AEG、騰訊、愛奇藝等進駐,引入海外巨星演唱會以及綜合類型頒獎典禮、音樂節等,足以證明休閒度假綜合體增加對非博彩項目的投資。」

獲利背後

而站在博彩承批公司角度,並非所有非博彩投資本身都能賺錢,但娛樂業正在以其他方式產生積極影響,成為一些人所說的澳門「演唱會經濟」的一部分。

銀河娛樂集團行政副總裁林志成在去年MGS展也曾經提及:「非博彩投資項目能直接產生的回報不算高,但可帶動人流、消費,甚至博彩收入等。」

「演唱會對比其他非博彩元素,比較容易見到成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著名學者補充說。

「演唱會產生的效果可以利用歌手本身的影響力,承批公司已經有硬體設備,只要歌手願意來到澳門,就能夠很快創造號召力,這使得演唱會不同於其他非博彩活動。」

這位學者也提到,演唱會的效益比起其他非博彩項目更加快,而且可預見的回報更加明顯,對整個社會帶來的影響更加廣泛,這是政府與承批公司都樂意看到的事。

「演唱會本身是否賺錢並非承批公司的首要考量,而是這件事會帶來多少的客源。」學者說到:「承批公司有場地,演唱會能短時間吸引大量人流,而他們重視的是人流。」

「這就等於變成促銷活動,連同酒店房加演唱會門票,打造成為一個吸引客源的套餐。而且,部份門票會回饋給高端客戶,亦變相是吸引高端客戶的途徑。」

去年6月香港著名歌手張學友在威尼斯人演出12場,共計售出超過109,000張門票,票房收入超過1億澳門元(1,240萬美元)。花旗集團指出,金沙中國在澳門高端中場的份額躍升約14%至37%。

摩根大通分析師DS Kim和Mufan Dhi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們表示張學友的駐場演出以及韓國流行團隊BLACKPINK在銀河綜藝館的演出,以及香港歌手黎明在新濠影匯的演唱會都產生了影響。

尤其是張學友駐場計劃「繼續吸引合適類型的(高端)玩家,包括來自金沙集團濱海灣金沙(新加坡)數據庫中的玩家,這反過來又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總收入。」分析師表示。

「我們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這些娛樂活動似乎確實推動了澳門博彩業務的發展,這預示著澳門的中場業務將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以上。」

 

香港的影響

非博彩投資的要求下,承批公司更願意透過娛樂表演實現這方面願景,這使得整個娛樂表演產業開始蓬勃,不少娛樂業界捉緊這個機會,將目光放至澳門身上,尤其是香港演藝人士。

據業界透露資料,去年來澳門表演的香港歌手演出場次,佔了全年演唱會數量約六成左右,平均每周就有香港歌手到澳門演出,甚至曾經同一日有超過三場香港歌手演唱會。香港歌手成為澳門演唱會快速發展的催化劑。

香港著名藝人郭富城去年在新濠影滙表演

「澳門有兩個過萬座位的場地,但對於香港歌手來說,紅館不是個個歌手都去到。」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會長盧宏駿坦言,疫情過後,很多香港歌手需要重新舉辦系列演唱會,澳門成為他們看中的地方。

「澳門有很多場地滿足到不同的表演者。」他說到,香港的場地很多時演出者要跟政府申請,例如香港最著名的場館「香港體育館(紅館)」,而且不一定申請就會獲批,但澳門的場地就給予他們更多機會。

去年1月8日重新開放後不久,香港無線電視總經理曾志偉就於1月21日就帶領過百名演藝人及員工,到百老匯舞台進行賀年表演。整個過程由籌備到完成,不到20天。

學者亦認為,相比香港,澳門承批公司的表演場地能讓歌手更快達到目的。

「主辦單位或承辦單位是度假村營運者,與香港及其他方不同,在香港大多演出者要向政府申請場地租用。大家的目的都不同。」

新濠影滙綜藝館

度假村演唱會

澳門娛樂表演還有一個顯然的優勢,就是集中在路氹金光大道的多座度假村內。由於住宿、餐飲和交通選擇廣泛,這種鄰近性為表演者和消費者的需求提供了現成的解決方案。路氹金光大道有澳門最大型的兩個綜藝館——去年落成、擁有16,000座位的銀河綜藝館,以及能提供15,000個座位、現時正在更新設備的的金光綜藝館。這是澳門唯二超過一萬座位表演場地。

澳門度假村營運商的其他演唱會場地還包括:去年新開幕擁有6,000個座位的倫敦人綜藝館;能提供5,000座位的新濠影匯綜藝館;擁有2,000個座位的美獅美高梅劇院,以及2,500個座位的百老匯舞台等等。

「上面住宿,下面餐飲,左邊可以購物,這是一條龍的服務。」盧宏駿認為,在度假村內開展演唱會,令娛樂表演事業發展提供了優勢。

香港體育館(紅館)

而在政府的角度,在度假村內進行演唱會,不論在交通、噪音、人群疏散等方面,能最大程度減少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曾在1月份時指出,「若在承批公司的度假村內舉辦演唱會,對政府及企業(演唱會承辦商)來說是最簡單。」

據銀河娛樂集團公佈的資料,銀娛兩個主要演唱會場地——綜藝館及百老匯舞台,就在去年舉行了85場音樂表演;而澳門金沙中國行政總裁兼總裁鄭君諾亦透露,去年金沙已舉辦79場演唱會。

場地集中、籌備過程相對簡單,加上承批公司對非博彩的積極落實,這形成了澳門娛樂表演在去年發展如此快的主要原因。

 

五萬人場地

美國著名歌手Taylor Swift及英國搖滾樂團Coldplay近年都相繼展開世界巡迴演唱會。有業界透露,澳門有娛樂公司曾嘗試與有關的團隊溝通,希望邀請他們到澳門演出,但得到的回饋是「澳門場地未能滿足需求」。

澳門威尼斯人

Taylor Swift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的表演吸引了61,000人,而在澳洲著名的墨爾本板球場的多場演出每晚吸引了超過100,000人。

「Taylor Swift近期展開的全球巡迴演唱會,亞洲區的選址是能容納55,000人的東京巨蛋以及新加坡國家體育場。」盧狄透露,能承載更多觀衆的場地,是澳門演唱會經濟將來要取得突破性發展的一個出口。

這樣的發展可能發生在哪裡?澳門賽馬會場地將於4月1日永久關閉,被認為是一種可能的選擇。

澳門的場地仍然太小,無法容納Taylor Swift等國際巨星的演出

新濠博亞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曾指出:「有關土地範圍很大,可以發展不同的用途,例如演唱會。」

「如果(澳門)政府有這幅土地的發展計劃並邀請集團參與,集團都會積極響應。」

另一方面,亦有意見提倡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改建成為可以容納五萬人的表演場地。現時該體育館室內場最多只容納約9,000人。

而歐陽𤦎指出,政府亦在尋找可容納二萬至五萬人的地方,「政府成立專責小組進行演唱會場地的審批、管理以及協調工作。」

反觀香港,香港政府已經投資約300億港元興建能容納五萬人的「啟德體育園」,預計將於2025年落成,屆時這將成為香港最大型的演出場地。

澳門賽馬會舊址能否成為表演場地?

澳門承批公司擁有完善的表演場地,能滿足很多世界各地演出者的需求,但如果澳門要發展成為真正的「演藝之都」,這個過程不單只是承批公司的責任,特區政府亦需要突破。

盧荻表示:「澳門如以『演藝之都』為發展目標,覓址建造更多大型演出場地,提升場館周邊交通,乃至各入境口岸與場館之間交通的配套措施,都將會是未來長遠發展的必要之舉。」

Tags: Current Issue zh
Share29Share5
陳嘉俊

陳嘉俊

擁有五年澳門傳媒工作經驗,有足夠經驗編寫澳門本地時事新聞。Pierce在過去五年任職於力報,曾編寫本地時事新聞、博彩新聞及相關的專題報導,亦有一定的拍攝經驗。Pierce曾於力報晉升為採訪副主任,負責安排記者採訪工作及安排新聞報導內容。Pierce畢業於澳門大學中文系。

Evolution
Aristocrat
Evoplay

Related Posts

澳門新貌

澳門新貌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8:17

《亞博匯》深入剖析疫情後全新時代的澳門——當營收環境趨於穩定,六大持牌博企之間的競爭也比以往更為激烈。

活力重現

活力重現

by 陳嘉俊
04月29日2025年 18:03

澳門新濠天地的《水舞間》於2010年9月首演,是創意大師Franco Dragone的遠見卓越之作,成為城市文化的象徵。如今,在經歷疫情中斷的五年後,《水舞間》將於2025年5月以全新姿態回歸。

細節之眼

細節之眼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7:05

走過二十餘年發展歷程的ANGEL EYE電子發牌機系列,如今推出全新版本「THE ANGEL EYE」,進一步降低誤讀率,同時加快了重新裝牌的速度。

永不止步

永不止步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5:03

專注高端酒店物流的TKHS集團自十多年前在澳門創立以來,業務已遍及亞洲乃至全球,發展勢頭絲毫未見放緩。

About Alexa
亞博匯

© 2024 IAG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 日本語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 2024 I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