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家警告,任何在菲律賓提供預測市場服務的營運商,均須獲得博彩監管機構(PAGCOR),但目前當局並無對應的牌照類別可供發放。
預測市場是指個人根據預測概率,就未來事件買賣合約的市場模式。近數月來,Kalshi、Polymarket等公司相繼挑戰監管機構的執法決心,令這一話題登上全球新聞頭條。目前,部分平台已在美國獲得期貨合約相關聯邦監管批准,在英國則納入博彩法規監管範疇;但新加坡、泰國及台灣等地因認定其屬博彩性質,已明令禁止預測市場。
在Arden Consulting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律師Marie Antonette “Tonet” Quiogue表示,根據菲律賓法律,預測市場必然會被歸類為博彩活動,但菲律賓娛樂博彩公司目前並無發放相關牌照的相應機制。
「菲律賓法律對博彩的定義相當宽泛,」Tonet解釋道,「根據《修訂刑法典》及相關法律,博彩指『任何結果全憑或主要憑運氣或機遇決定的遊戲或計劃;或涉及以金錢、有價物品或價值憑證進行投注的行為』。換言之,只要你就存在任何程度運氣成分的結果下注,不論是金錢或其他有價物品,就符合博彩的法定定義。」
「即便有人主張預測事件涉及技巧或分析,也無法規避博彩分類,只要存在針對不確定結果的投注行為,就會觸發相關法律。而PAGCOR是菲律賓負責博彩牌照發放及監管的法定機構,任何有意在當地提供現金交易預測市場服務的實體,都必須獲得其批准。」
Tonet指出,目前PAGCOR尚未授權任何預測市場平台,且很可能將其視為須持牌經營的投注或特色遊戲類別,但發放此類牌照存在現實難題。
「事實上,PAGCOR一直在擴大其監管的電子遊戲及投注類別 , 從電子博彩遊戲到體育投注均有覆蓋,但這些項目仍要求其結果須在當局批准的範圍內,」她表示,「除非PAGCOR專門為預測市場設立新牌照類別(或將其歸入現有類別),否則任何面向菲律賓用戶的此類經營活動均屬無牌違法。簡言之,若未經PAGCOR(或其他法定機構)批准,在菲律賓經營現金交易預測市場,即屬從事非法博彩活動,須承擔相應刑事處罰。」
Tonet還提到,與美國不同,菲律賓並無其他監管途徑可將事件合約歸類為金融衍生品,且當地並無活躍的大宗商品或期貨交易市場可言。
因此,預測市場無法以事件合約交易交易所的身份,向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註冊,目前也沒有任何法律明確允許此類操作。
在美國,行業遊說團體美國博彩協會(American Gaming Association)一直公開反對預測市場。協會總裁兼行政總裁Bill Miller上周批評國家冰球聯盟(NHL)宣佈與Kalshi及Polymarket達成新合作。
「Kalshi及Polymarket提供的體育投注服務,並未遵守持牌營運商須履行的任何消費者保護或誠信標準,」Miller表示,「它們缺乏基礎保障措施,例如負責任博彩工具及反洗錢管控機制;向所有十八歲及以上人士開放體育投注,而美國絕大多數合法博彩州均要求投注者年滿二十一歲;更重要的是,它們無須向任何州監管機構或部落當局負責, 這一點應引起體育生態系統所有相關方的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