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閱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05月20日2025年
  • English
  • 日本語
亞博匯
Asian Gaming Power 50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規則變革者世界撲克巡迴賽的Adam Pliska

本思齊 by 本思齊
01月31日2024年 11:16
2
SHARES
102
VIEWS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Adam Pliska在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從總法律顧問做起,現在擔任長期行政總裁,將世界撲克巡迴賽(WPT)從一家剛起步的運營商轉變為全球最重要的撲克賽事之一。WPT以引發全球撲克熱潮的深夜電視節目而聞名,現在每年舉辦40多個現場撲克系列賽(由其線上和社交撲克品牌ClubWPT提供支持),並因其始終致力於對玩家體驗的關注而深受玩家的喜愛。近期,該公司推出全新的年度旗艦賽事,即每年12月在拉斯維加斯的永利舉辦WPT世界錦標賽,賽事在2023年設下高達4,0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擔保。《亞博匯》受邀前往拉斯維加斯觀看系列賽,並在那裡與Pliska聊到了更多有關WPT背後的故事。

本思齊(BB):讓我們回到旅程的起點。您於2009年開始擔任WPT世界撲克巡迴賽的行政總裁。您對那段時間的記憶是甚麼?

Adam Pliska(AP):我實際上從2003年就入職了,最初我是擔任總法律顧問,自那時至今已經有15年了。我原本要去華盛頓特區的司法機構,但我的朋友(WPT聯合創始人)Steve Lipscomb問我是否可以過去那邊幫手三個星期。我之前曾與他一起做過一些電視製作工作,還創辦了世界撲克巡迴賽。三週後變成了三個月,如此類推。那時WPT甚至還沒有播出。Lyle Berman(WPT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想要上市,我必須決定是否繼續留在這個項目上(無論讓一家撲克公司上市意味著甚麼),這就是我們所做的。真是值得銘記的20年。

BB:當時您們真是在開拓了新領域。

AP:的確是突破。好幾個原因。首先,一家撲克公司上市是聞所未聞的。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發生。在隨後的幾年裡,一旦人們習慣並意識到業務的規模時,這種情況就更多了,但業務角度而言,還有許多解釋要做。

另外,當時撲克還是相對有點禁忌的。我們一開始獲得周三晚電視上播出2小時的播放時間,但隨著播出範圍的擴大,你可能會在一些地方為人們解讀「撲克」,並解釋這並非是見不得人的生意。

BB:眾所周知,WPT在改善大眾對撲克可能存在的刻板不良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AP:是的,我認為很大程度要歸功於Steve Lipscomb。他曾是一名電視製片人,有兩個孩子,非常顧家,也喜歡撲克比賽。他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偉大的、高風險的環境,這些傢伙都是真正的競爭對手。此外,透過在播出中添加顯示玩家底牌的圖形,人們可以在玩家比賽時候觀看,這大有裨益。因為史上第一次,觀眾不再只是看著別人輸贏,而是參與其中。你可以說:「這樣出牌可能不對,如果是我,我會有更好的打法。」這大大提升了互動質量,使其變得更加主流。

BB:當您擔任行政總裁時,公司規模遠沒有現在這麼大。是甚麼吸引您擔任這個職位?您認為公司未來發展有甚麼樣的機會?

AP:我覺得Steve和我做了很多商業方面的工作。我喜歡商業元素,也喜歡管理人。你可以通過聘用人員的類型、他們職業道德類型以及他們如何對待彼此,來塑造公司的文化,這是世界撲克巡迴賽的一個非常大的主題,對我頗有吸引力。

另一件事是有太多元素。電視節目已經存在,但還必須建立更廣泛的分銷系統。我們當時在美國發展,並在法國舉辦過活動,但並沒有像今天的世界撲克巡迴賽這般影響力,我們實際上是逐漸向各大洲拓展,並為參賽者提供舒適的參賽體驗。

最大的成就是打開亞洲市場。西方紙牌遊戲在那邊的很多地方仍有禁忌,但現在已經逐步開放,現在它顯然是最大的市場之一。

BB:談及公司增長,在您任職期間似乎已經經歷了三次所有權變更?

AP:其實從一開始算五次。我作為總法律顧問至少領導了四次。

BB:而且每次變更之後的價值都在上漲,我認為這反映了公司的成長。當發生所有權變更時,在維持日常營運方面會有哪些挑戰?

AP:都是非常大的挑戰。但當經歷五次變更,我總結了許多有用的心得。首先,每次所有者都有自己特定的興趣和目標。沒有人為了好玩去購買公司。每個人都有他們想要實現的事情,重要的是要花大量時間去了解這些需求是甚麼。

公司的某些方面可能比表面上看到得更為複雜。從外部看WPT,人們所看到的是大型賽事和人潮聚集,但他們不會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以多種方式在維持的,或者需要多年時間來執行。我們按照計劃以四到五年為週期進行運營,因此在新投資者真正簽字之前,要使他們充分了解到這一點。這個過程一次比一次簡單。只要令投資者了解業務的性質和複雜性,我們也了解投資者的最終目標是甚麼,那麼一切都會順利推進。

BB:您提到曾在美國和法國舉辦賽事。能透露一下這些天一共舉辦了多少場賽事嗎?

AP:當時我們舉辦了大約10場賽事,但發展迅速,就在幾年前一年可以舉行70場賽事。但我們隨後決定減少主要巡迴賽事的數量以保持其獨特性。現在WPT一年約有八場主要巡迴賽事,但還有許多其他較低買入的WPT Prime也同時在舉辦。總體而言,WPT每年舉辦約40至45場賽事。數量相當之多。如你可以想象,公司一直在忙碌之中,幾乎每隔一周就會有一場賽事,並且是全球性的。

BB:談及公司文化。我親眼目睹了WPT的家庭氛圍,員工很樂意成為組織的一部分。這對您而言有多重要?

AP: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必須致力於這一點。只有當人們有歸屬感時,你才能從他們那裡獲得最好的表現。這需要的不僅僅是「這裡有一項福利,或者一段不錯的經歷」,它需要的是在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之間建立一套關於大家如何共同運作的共識。

我們所有的部門主管,我讓他們自行挑選想要的人員。而我負責選拔人才和部門負責人。但在每個人上任之前,我都要和其開會,告訴他們,我不是來否決任何事情的,我在這裡是為了告訴你公司的精神,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微觀管理的公司。儘管有些人真的很適合微觀管理的公司,他們得到清單、照做就可以得到獎勵。

但我們公司不是這樣。如果你是主動的人,或者一個能自己解決問題的人,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是一家非常扁平化的公司。我們不喜歡以典型的公司方式,說我們是一個家庭,我們以更個人的方式說我們是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沒有人被趕下船。如果存在薄弱環節,那麼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並且彼此坦誠。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坦誠和信任。我不知道員工何時工作、何時上班、或是否在度假。你以專業侍人。

而他們擔心的也不是我,而是不想讓同事失望。我想這就你所看到的。

BB:您如何形容您的領導風格?

AP:合作。在這裡越久,就越會意識到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元素。你越來越多的成為企業哲學的管理者。隨著每年WPT要舉辦諸如(12月在Wynn Las Vegas)世界錦標賽這種擁有萬名參賽者的活動,然後還有其他地方的賽事,可能團隊有時會出現挫折或迷茫。那麼就需要有人來提醒大家「這個才是我們的目標,這些才是我們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資本配置和主要人才選拔,但除此之外,我的角色還包括維護和加強公司的核心哲學,以及確保所有人員都能理解和遵循這些理念,就像健身房的教練指導訓練一樣。

BB:您的客戶是撲克玩家,是非常特別的群體。您覺得在經營WPT這樣的公司最獨特或特別的方面是甚麼?

AP:這很有趣,因為撲克遊戲中有很多群體,而且你都會看到它們。我們現在(12月)正在進行一項賽事,總買入費為4,000萬美元,對於這場賽事玩家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有人將把700萬美元帶回家!我們還有俱樂部玩家贏得來這裡參賽的機會,這對他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規模。我們還有線上玩家,也有中級玩家。

我發現整體而言,撲克玩家是一群非常投入的玩家。這可能並不奇怪,因為他們是遊戲玩家,所以經常可以獲得寶貴的回饋。雖然有時這些反饋中也包含了一些負面情緒,如憤世嫉俗等,但整體而言,這些反饋往往是具體而有建設性的。而且這些反饋不僅來自參與社交性撲克遊戲的玩家,也來自參與高額買入賽事(如100萬美元買入賽事)的高級玩家。這意味著,即使公司可能無法實施所有的建議,這些反饋幾乎總是值得參考的。

BB:WPT近年來一直在向亞洲擴張,並於一月份在柬埔寨的NagaWorld舉辦首個主要巡迴賽。請問亞洲有甚麼魅力?

AP:首先,任何參加過亞洲賽事的人都會意識到,那裡的人們參賽情緒是奪目高漲。我的意思是,你可能在第一天早上就會看到人們已經坐在桌子旁準備好了,迫不及待地想開始比賽。我認為這是因為亞洲仍然處於繁榮期。撲克教育和先進技術的普及程度非常高,亞洲國家和玩家已經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隨著個別國家的開放,撲克在亞洲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機會。長期以來,大型撲克賽事主要是西方,尤其是美國中心的,但現在亞洲的大眾已經對撲克有了更好的理解,加之線上撲克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撲克賽事在亞洲具有巨大的擴展潛力。我非常喜歡亞洲賽事中的熱情氛圍和玩家的參與度。

BB:您選擇在亞洲舉辦活動地點的標準是甚麼?

AP:我們第一步是在每個國家尋找合作夥伴。舉台灣為例,我們沒有單方面進入市場,而是尋找了一個正在當地培育撲克社區的合作夥伴。這個社區可能規模不大,但是成員們專注並忠誠於撲克遊戲。通過與這樣的合作夥伴合作,當WPT進入一個新市場時,就能夠依靠這個已經建立的社區基礎,以便在該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力和穩固基本盤。在亞洲,可以發現許多這種忠誠的玩家群體,這些合作夥伴非常了解當地社區和玩家的需求和偏好。這可能是進入亞洲市場的首要且最重要的一步。

BB:澳門曾經是撲克賽事的大本營,但近年來有所衰弱。WPT是否仍將澳門視為未來可能的賽事落地點?

AP:我可能會在今年頭幾個月再次訪問澳門,並對此繼續研究。儘管在澳門舉辦撲克賽事存在某些結構性問題,特別是關於撲克荷官的問題,但我們仍然非常希望可以在澳門舉辦賽事。我們將與政府及多方合作,以呈現一場精彩的賽事。

BB:另一個等待探討的市場是澳洲。目前每年有兩場賽事,未來無疑還會舉辦更多賽事。澳洲舉行賽事的魅力在甚麼地方?

AP:這取決於業務規劃時間。對於那些因為投資者身份或資本結構而需要短期看到回報的公司,可能會傾向於選擇那些有線上博彩機會的地方。但可惜澳洲不在此列。但對於那些有更長遠視野、更關心客戶留存和品牌價值的長期建立的公司而言,澳洲是個非常有價值的市場,是皇冠上的明珠。如果你參加過我們9月在The Star Gold Coast舉辦的WPT澳洲賽事,你會知道等那是個特別美麗且運營出色的場地。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可以享受海灘或參觀悉尼港橋等當地美景,這些都為WPT賽事增添了吸引力,從而提升了WPT品牌的附加值。

如果只專注於利潤最高的市場,最終將導致競爭加劇,可能進入「逐底競爭」,因為面對的是所有的競爭對手。而品牌價值的建立在於人們基於認同而產生的粘性。我認為澳洲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品牌價值的地方。

BB:我們現在對話的拉斯維加斯,撲克是博彩文化中非常深入的一部分,但並非在每個司法管轄區都是如此。甚至部分地方排斥撲克,因為產生的收入與百家樂不能同日而語。您如何闡釋舉辦大型撲克錦標賽實際上可以為運營帶來的價值?

AP: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你當然可以縱情闡釋,但如果對方組織內沒有人真正理解到撲克的價值,這就比較困難,不是靠2個小時的高管演講就能說服的。我們有足夠的影響力,也做了足夠多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去任何地方開會,但你需要有人能夠幫助他們理解撲克的價值,並支持將撲克帶入賭場。我們現在所在的Encore賭場,擁有全球水平最高的博彩場所。幸運的是我們得到了Charlie Stone(永利賭場運營高級副總裁)和Ryan Beauregard(永利撲克營運執行董事)以及其他了解撲克的人士的支持,他們明白為何撲克是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像永利這樣的大型企業對品牌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期間,我們帶來約40,000人流來此,並獲得驚艷的體驗。撲克可以將來自各個層次的人士吸引至一個物業內。他們在這裡還會做甚麼?其他一切!你讓他們留在這裡。

但做到這一點需要遠見,並容忍撲克相比於其他業務還有許多特殊的運營挑戰和需求。

BB:在永利拉斯维加斯舉辦的WPT世界錦標賽,感覺就像是WPT一直致力於的賽事——一場與WSOP相媲美的大型年度旗艦賽事。可以這麼表述嗎?

AP: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旗艦活動,是的,但它與任何其他組織無關。我們(2022年12月)舉辦了一場非常大型的活動,我對團隊說,競爭對手是我們自己,因為我看的是數字。儘管可能看起來是和另一場巡迴賽或夏天這裡發生的任何賽事競爭,但優質的賽事對於整體生態是有益的。我們真正做的是爭奪玩家的心理空間,提醒他們喜歡玩撲克,提醒他們這是一項值得投入時間的運動。

因此,如果舉辦得當,撲克實際上是非常有價值的。WPT的目標就是為大型賽事打造最佳的玩家體驗,僅此而已。我的意思是,儘管規模有限,但玩家們正在幫我們突破這些限制。但我們不會只是為了增大規模而擴大,我們的強項是玩家體驗。只要我們持續這樣做,WPT就會繼續發展。

Tags: Current Issue zh
Share1Share
本思齊

本思齊

本思齊曾在澳洲悉尼擔任體育記者,自2016年以來一直擔任《亞博匯》雜誌的執行編輯。他於2017年4月協助推出了行業領先的每日電子通訊《亞博匯早報》,目前是《亞博匯》的主筆,並負責所有內容的校編。

Evolution
Aristocrat
Evoplay

Related Posts

澳門新貌

澳門新貌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8:17

《亞博匯》深入剖析疫情後全新時代的澳門——當營收環境趨於穩定,六大持牌博企之間的競爭也比以往更為激烈。

活力重現

活力重現

by 陳嘉俊
04月29日2025年 18:03

澳門新濠天地的《水舞間》於2010年9月首演,是創意大師Franco Dragone的遠見卓越之作,成為城市文化的象徵。如今,在經歷疫情中斷的五年後,《水舞間》將於2025年5月以全新姿態回歸。

細節之眼

細節之眼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7:05

走過二十餘年發展歷程的ANGEL EYE電子發牌機系列,如今推出全新版本「THE ANGEL EYE」,進一步降低誤讀率,同時加快了重新裝牌的速度。

永不止步

永不止步

by 新聞編輯部
04月29日2025年 15:03

專注高端酒店物流的TKHS集團自十多年前在澳門創立以來,業務已遍及亞洲乃至全球,發展勢頭絲毫未見放緩。

About Alexa
亞博匯

© 2024 IAG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 日本語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 2024 I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