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阪繼續為2025世界博覽會及綜合度假村的發展作準備時,該市最為人熟悉的地標大阪城亦在籌備自己的大變身。
日本的關西地區繼續因各項國際盛事而名揚四海,當中包括將在6月28及29日於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而享譽國際的名聲,亦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完美地配合大阪參與成為綜合度假村落腳地的爭奪戰。
而對於大阪能成功爭奪的盼望,也讓大量本土及外地企業對當地產生興趣,特別是對酒店業的部分。
大阪以其的南(Minami) 北(Kita) 兩個娛樂區聞名。有消息指將來的綜合度假村設施將會為大阪帶來一個西(Nishi) 區。但其實都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多人考慮過上述 這些區域以外的大阪第一旅遊熱點—位於東(Higashi) 區的大阪城。
其實,大阪城一開始是由大阪市管理,並曾被當作為當地人的一條熱門跑步徑及一個休閒地點。但情況在2012年有所改變。大阪城於當年 被定位為重要旅遊景點,並在2015年引入專屬的管理模式,在新的「公園管理」概念中,政府、私人企業及當地的常客一起營運將這個公園,並見證著它從一個佈景一般的歷史景點轉化成國際焦點所在。事實上,美高梅度假村亦由於大阪城作為如此重要的一個標誌,而在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酒店按比例建造了一座大阪城的複製品,並會於今年展示三個月。
目前大阪城內設施的運作,都是由大阪城公園管理公司負責。該公司由大和房屋集團、電通、讀賣電視台及其他機構聯合成立,並已取得20年的經營合約。
來自大阪城公園管理公司計劃處的平栗豊對《亞博匯》說:「 我們計劃讓大阪城變得更吸引,從而增加收入、向城市作出支付,然後在這項目上投資更多。設施現在都已完成,因此下一步就是要增加活動的數量,以及在細節上下功夫。」
在大阪城的區域內已經有一些設施。LLawson便利店已經在公園內開了8間分店,該區的一棟前軍事建築亦被改建成Miraiza Osaka-jo,裏面包括餐廳及一個屋頂燒烤區。另外,關於這座建築有一個小小典故。在1931年為重建大阪城籌募得到的捐款有150萬日元,而這座軍事建築的造價就已經用了當中80萬日元。所以,這建築的造價比大阪城本身還要高。
其他的新設施,還包括於2017年開幕的Jo-Terrace Osaka。而到了今年5月,在Jo-Terrace Osaka 則出現了以吸引遊客為定位的Osaka Jokamachi,當中包括多個賣點,除了提供拉麪和單點和牛扒外,還能讓人一嚐成為忍者的滋味。
在2018年的春季,一間新的麪包及咖啡店於公園東南面森之宮噴泉區 興建完畢。而Sakuya Lumina 也是大阪城一個廣受歡迎的夜間活動。
今年的企劃,包括建造3間不同大小的劇場,其中的WW廳將會成為KEREN 的主場。這齣原創歌舞劇出自吉本創意代理公以「日本的世界觀」為主題。該表演揉合日本傳統與頂級多媒體藝術,但同時亦受到大阪觀光部門的嚴厲抨擊。
大阪觀光局會展推廣部的會展總監東條秀彥強調:「娛樂的確需要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產生共鳴,但同時亦要思考如何保證所展現的東西不落俗套。」
這也是一個提醒,要記得那些來自海外及本地越來越多的旅客們都將對於娛樂有一個高的需求。
旅客流、物流及資金流將會隨著大阪綜合娛樂度假村的開幕而有所改變。到目前為止,70% 經關西國際機場進入日本的旅客,都會到訪大阪城。雖然設有600日元入場費的大阪城天守閣在私有化前的旅客數量少於200萬,但這數字在2017年已上升至275萬。
遊大阪城並不需要大量講解。我們希望創設一個地方是有足夠的歷史、文化及讓人樂享其中的活動,令到訪客可以忙足一整天,從而吸引更多訪客。大阪城是江戶時代首個歡迎外國訪客的地方。」
「某程度上,大阪城是日本首個會展項目。我們希望它會繼續成為一個外國旅客聚會歡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