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內爆發的COVID-19疫情令博彩業陷入停頓,目前尚無任何跡象表明復甦將何時開始,而澳門現在成了為數不多仍有賭場在營運的司法管轄區之一。
新濠博亞娛樂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在公司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預計澳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冷冷清清。」
此次電話會議於2月20日舉行,彼時距離澳門娛樂場被允許重新恢復營運時刻不足24小時。此前澳門政府為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後被正式命名為COVID-19)疫情的蔓延,史無前例的下令全澳賭場暫停營運15日。
即使是在相對較早的階段,該舉措對澳門遊客及博彩收入數字的影響仍是驚人的。在1月27日至2月10日期間,只有18.7萬名訪客抵澳,按年下降了90%,並摧毀了至關重要的農曆新年黃金週。2月5日,在第10宗病例確診後,澳門實施了賭場關閉措施,及至2月8日,更實施了更為嚴格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從而令訪客人數進一步下降至2800人,該數據在彼時是自治安警察局公佈訪客人數以來錄得的單日最低通關人次。相較之下,2019年全年的日均訪澳人數為10.8萬人次。
而在新濠的那次財報電話會上,何猷龍所不知道的是,疫情對澳門博彩業的影響,在當時只顯露了冰山之一角。
現有資料顯示,據信起源於武漢一個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
毒於2019年12月被首次發現,但直至2020年1月下旬才被廣泛報道。至本文執筆之時,該病毒已在全球造成逾120萬被感染,逾6.5萬多人死亡,有鑒於全球核酸檢測水平不一,實際患者人數可能更多。
《亞博匯》首次對COVID-19進行報道是在1月6日,彼時博彩監察監管局(博監局)約見了澳門的六大博企代表,向他們簡介預防疾病爆發的新措施。當時《亞博匯》報道稱該會議是為了應對當時武漢附近爆發的肺炎,及衛生局警告稱病毒有可能已隨訪澳人士進入澳門。
會議後兩天,在醫療機構通報8名最近曾到訪武漢的病人出現呼吸道徵狀之後,博監局宣佈協助博企增購體溫探測設備。
至1月22日,澳門宣佈發現第一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病例,13天後,澳門行政長官作出令人震驚的公佈,要求關閉全澳所有41間娛樂場及其他娛樂場所15日,以防新冠病毒疫情在澳門的社區蔓延。
雖然15日後多數娛樂場重開,但不復自2004年澳門金沙開業以來澳門博彩業異蓬勃發展的盛況——這個一直被視為全球博彩業邁入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的象徵。
而在博彩業重開之後的一個月內,澳門僅錄得25萬名訪客進入——相較2019年月均訪澳人數減少了92%。
道阻且長
儘管當初澳門博彩業暫停營運期僅維持了15天,但該消息一出仍然令人難以置信,《亞博匯》當時有關這一歷史時刻的突發新聞報道迅速成為有史以來點擊率最高的文章——頁面瀏覽量逾21,000,並被在社交媒體上共享約7,500次,這對於專注於報道博彩行業新聞的B2B網站而言是個驚人的數字。然而事實很快表明,澳門並非唯一這麼做的地方。
3月15日週日,菲律賓博彩監管機構PAGCOR宣佈,因應馬尼拉大都會地區實施的社區隔離措施,將關閉馬尼拉的所有博彩業務,為期一個月,即刻生效。48小時之後,PAGCOR將該關閉令實施範圍擴大到整個菲律賓主島呂宋島,包括菲律賓離岸博彩營運商(Philippine Offshore Gaming Operator, POGO)亦須暫停營業。
幾日之內,隨著拉斯維加斯「四大」營運商—即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永利渡假村、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及凱撒娛樂集團—相繼宣佈其位於拉斯維加斯大道上的物業將閉門謝客,內華達州州長發佈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指令,要求該州所有非必要企業暫停營運一個月,意即該州數百間賭場須即時關閉。截至3月25日中午,全美所有465個商業賭場和534個部落賭場中的508家已經關門,約64.9萬名賭場員工失業。
及至三月底,從歐洲到澳洲,再到韓國、馬來西亞、塞班、印度、尼泊爾等地,關閉賭場儼然已成為常見之舉。
而如今,博彩業依然不忘把目光注視着澳門,不僅因為這城市是全球博彩業領銜之地,而且頗值得玩味的是,這裡目前也是全球少數幾個娛樂場仍在營業的司法管轄區之一。
雖然澳門曾是最早關閉賭場的地方,但這片僅有30平方公里土地、面積雖小卻業務蓬勃且繁榮的城市,為眾人帶來灰暗之中亟需的一線希望,讓人相信還有光明的未來。
有鑒於現時中國內地停止了所有赴澳旅行團,而且有47%在2019年到訪澳門旅客都使用的個人自由行簽證的審批亦被暫停,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何時才見晨曦。
證券商Sanford C Bernstein的全球博彩高級研究分析師Vitaly Umansky表示:「我認為何日回復正常將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個是簽證以及一系列相關問題,另一個則是交通運輸。現時還難說一切是否會在五月恢復到過往正常的狀態。」
「就算說十一月抑或十二月,都不過是純粹臆測,是嗎?然而時機就是臆測。甚至行業恢復的過程目前也只能靠猜測,因為我們尚不知一旦簽證政策放開及交通運輸恢復後,整個恢復過程會有多快。這也是澳門特有的現象。」
「現在,輪渡停航、飛機停飛,團體簽證跟個人自由行簽證恢復發放尚無時間表,團體遊亦未放開,所有這些必須逐一恢復,但沒有人對此有所了解。我不知道,營運商不知道,甚至政府也不知道。」
早在澳門博監局於三月初公佈二月的博彩總收入(GGR)數字之前,Bernstein曾發表了一份報告,預測了澳門經濟復甦的三種可能情況。其一是「牛市」,預測了一個較為樂觀的結果,及將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強勁反彈,全年GGR按年下降11%,EBITDA(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下降12%至26%。另一個更加保守的預測是,疫情將在夏初前後達到峰值,之後經濟在第三季度復甦,此種情況下全年GGR將下降約21%,EBITDA將下降33%至42%。
第三個預測則是「熊市」即全年表現疲軟,如此,則2020年GGR將下降43%,EBITDA將下降57%至86%。
數週之後當再度回顧這些情況時,Umansky指出,「情況可能會更糟,我甚至懷疑情況是否會有實質上的好轉。」
「這些預測的結果大相徑庭。GGR從下降百分之十幾,到下降百分之二十幾,到下降百分之五十幾,所有結果都是可能的,所以現在只能是猜測——如果你和10個人去談這件事,會得到10個不同的結果。
然而全球疫情發展速度之快,亦令到預測新冠疫情如何以及何時得到緩解變得尤為困難——疫情不是每日發展迅速,而是每小時都在變化。例如,由於新增確診病例大幅下降,截至三月中旬,中國已經放鬆包括武漢在內的各地的限制,但同時由於大多數新增病例從海外輸入,因此中國也開始加強了邊境管制。實際上,在本文出版之時,現在COVID-19疫情的「震央」很明顯已經是美國和歐洲。而全球大多數國家也紛紛實施了自己的防疫方案,或者關閉非必要服務,或者對其公民實施全面社區隔離。
但在澳門,坊間一直有傳言稱,對內地遊客的入境限制可能很快就會放鬆。
Jefferies Equity Research的股票分析師Andrew Lee在3月23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彼時中國的湖南、福建及江蘇省已經分別有17日、19日及27日未出現新增確診病例,並認為若能保持這一趨勢,則很快會放開出入境管制。
「目前中國的自由行及旅行團簽注仍被暫停,但我們仍然認為可以基於當地連續保持多少天的『零新增確診新冠病例』,對個別地區放寬限制。」
「在赴澳遊客數最多的內地十大省市中,有六個都有新近確診病例。廣東是關鍵,因為廣東赴澳遊客佔中國內地赴澳遊客總數的33%,其中又有73%是通過自由行簽證入境澳門的。」
Lee預計2020年澳門博彩總收入將下降45%,到2021年將反
彈至33%左右,但即使是這個預測目前也需要修訂。就在本刊付梓之前,廣東省宣佈,將對來自澳門和香港的所有入境人士,包括其本省居民,實施強制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消息一出立刻導致大批遊客趕在政策實施前匆忙離境。
顯然,眼下根本無法做出任何較為長遠的預測。
行業衝擊
儘管全球範圍內史無前例的賭場關閉潮令人把更多注意
力放在營運商身上,但實際上全行業內自上而下鮮有人能逃過COVID-19的重創。而其中受到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當數中小企業(SMEs),他們之中的許多已經被迫向政府尋求幫助,以祈度過零業績的危機時刻。澳門經濟局在三月初透露,在一個月內已經接獲約2500宗中小企業財政援助措施申請,其中一部分申請了免息援助貸款,另一部分則為申請「調整還款措施」。
在意識到這一問題後,美高梅中國隨即在三月初宣佈為因應澳門當地中小企供應商需求設計出新一輪紓困措施,其中包括頗為創新的「中小企預付貨款計劃」,該計劃的支援對象是因市況淡靜而面對財務壓力的特選供應商,美高梅將預先向他們支付用作日後採購其物資或服務的款項。
大型供應商也受到了衝擊,股價大幅下跌。
《亞博匯》曾在3月20日報道,科學遊戲公司(Scientific Games Corp)的股價在一週之內從2月12日的高點30.24美元暴跌了84.4%,8日內跌至4.71美元。而IGT公司股價在兩天內從14.73美元下跌至4.12美元。而澳洲角子機巨擘盛世· 貴族(Aristocrat)股價亦在一個月內從37.69澳元一路暴跌至18澳元。
Aristocrat亞太區銷售及業務發展總監黎洛晨(Lloyd Robson)表示,這次事件令大家意識到行業參與者共同合作的重要性。
他向《亞博匯》表示:「我們已經從包括員工、客戶、供應鏈和包括政府及我們的社區合作夥伴在內的外部持份者等多個角度分析了影響。」
「由於我們許多材料均來自亞太地區,所以面臨的其中一個挑戰是供應鏈面臨了多大的影響。此外,考慮到如此之多的賭場都關閉了,客戶方面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我們正竭盡全力支持社區。例如我們向澳門捐贈了口罩及衛生用品,向菲律賓捐贈了食物。這件事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是個挑戰,我們需共同努力,更大、更好地發揮我們的作用,為這一充滿活力的地區創造就業和經濟增長。」
風雨飄搖
就目前而言,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揮之不去,可能會讓其中的一些人更為頭痛。
Umansky在談及澳門營運商當下困境時表示:「如果我們六月坐在這裡時,眼前的數據還像現在這般的話,那問題就嚴重得多了。」
「但我不認為我們會去到那種境地——即使在現時熊市的情況下,我們也還沒有去到那個處境——因此我認為情況會逐漸改善,但從營運商的角度來看,他們各自所處的財務狀況是不同的。有些營運商本身債務較多,需要償還更多的利息,作為規模較大的公司,固定成本也較高,但由於現時的業務量很小,因而那些資金流出規模較大、需要償還更多債務的大公司將承受更大的影響。
「想想永利、新濠影滙(新濠博亞娛樂)、美高梅,某種程度上這些營運商的債務更多,所以如果疫情拖到下半年,現金流就會枯竭,那他們的首席財務官們一定會相當緊張的。」
「現階段我不認為上述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會陷入財務困境——他們應該可以度過難關——但於某些公司而言,派息能否與上年水平相當,目前是存疑的。每家營運商因應不同的理由,所面臨的風險範圍是不盡相同的。」
Global Market Advisors公司的管理合夥人Steve Gallaway則認為,一旦那些因債務狀況而陷入險境的公司走出困境,或可汲取更為寶貴的經驗教訓。
他說:「對於那些過度利用槓桿的公司而言,此事將提醒他們持有包括有效信貸額度在內的強大現金流以對抗風險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一直都知道危機總會到來。」
此外,COVID-19疫情可能會激發整個行業進入成本管控的新時代。
高級管理顧問、銀河娛樂集團前首席市場推廣總監补禮敦
(Kevin Clayton)解釋稱:「每家賭場度假村營運商都將尋求降低固定成本,以便更快地應對未來的收入衝擊。」
「據悉在因應疫情關閉賭場期間,各主要營運商每天的現金支出約為300萬至400萬美元,這對於資產負債表而言是真正的負擔,也是未來需要注意的事情。」
「這次與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這次所發生的危機給每家博彩營運商都提供了一個機會,來重新設計其內部流程並簡化其組織結構。」
「一場危機可以為一家企業敲響警鐘,令其採取此前未曾考慮過的行動。在連續增長時期,企業組織結構會日益複雜而成本則日益攀升,這會對業務產生不利影響。眼下則更可以密切關注賭場度假村營運效率,實現成本效益,同時還可以更加詳細的去研究客戶,以提高面向客戶方面的營運效率,尤其是在競爭可能加劇的情況下。」
Clayton表示,新冠疫情最終將不僅檢驗營運者的財務決心,還將檢驗他們所堅持的價值觀——後者於澳門六大博企而言尤為重要,因為他們正在準備迎接下一個重大挑戰:澳門賭牌的重新競投。
「疫情之後,世界將不復如是。」Clayton解釋道。
「博彩營運商是全球社區的一員,亦是其營運地所在的當地社區的中心。每一家綜合度假村及博彩營運商在危機期間的所作所為,都會立刻通過社交媒體及新聞報道被評判。」
「在危機時期,博彩公司及度假村品牌不應僅僅是僱主,而應是燈塔。當人們看到該度假村品牌價值與其所展現的關懷度及包容度相一致時,他們的自豪感會油然上升。」
「成功的度假村品牌當將保護僱員、支持本地社區及長期的品牌健康置於短期利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