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的數據,至少部分澳門博彩營運商的2022年第四季度的EBITDA有望轉正,主要由於即將恢復的赴澳電子簽注及中國內地赴澳旅行團預計將帶來訪澳遊客的激增。
行政長官賀一誠週六表示,在與中央商量之後,自2020年1月其暫停的電子簽注及赴澳旅行團將於11月恢復。
而JP Morgan分析師 DS Kim就表示,此舉將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中場GGR有望在2022年第四季度恢復至以前水平的25% 至 30%,然後至2023年底之前逐步恢復至85%左右。
此舉也將令到至少部分博企在2022年底之前恢復盈利。
Kim表示:「當中場GGR恢復至疫前水平的30%至35%左右時,大多數營運商的EBITDA都可由負轉正,意味著部分公司可以從第四季度其錄得正利潤。」但同時指出,由於上葡京的賭場營運支出,澳門綜合將是例外。
「為大多數運營商而言,自由現金流(FCF )盈虧平衡可在GGR恢復至50%至60%左右時實現。但銀娛(擁有現金,可在低於30%的情況下恢復正向FCF)及澳娛綜合(或將需要全面恢復才能收回上葡京及衛星賭場的營運成本)除外。
「因此,我們預計,所有運營商(除了澳娛綜合)到2023年第二季度都能實現自由現金流的轉正,因此可能不用再需要擔心流動性耗盡的問題。」
Kim認為行政長官的週末公告是自兩年多前宣佈澳門與內地恢復通關之後最為重要的政策鬆動。
雖然佔新冠疫情前內地遊客赴澳門遊客總數的五成以上個人簽注(IVS)於2020 年 9 月恢復,但絕大多數自由行遊客依賴電子簽注的恢復,因此沒有自由行,遊客人數仍持續低迷。而旅遊團儘管對GGR貢獻較低,但也佔到2019年訪澳遊客數的25%左右。
「政策放寬時機及幅度比預期更早及更好,增加了我們看待澳門博彩業的信心。」
「雖然很難量化直接的好處,但我們認為,恢復電子簽注及赴澳旅行團會緩解赴澳旅行的困難,同時向很多人釋放前往澳門旅遊沒有問題的訊息,進而推動年底假期及2023年的需求。」
「最終,我們覺得可以討論恢復常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