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為慶祝《亞博匯》報道亞洲休閒博彩業18年的常備欄目中,我們回顧 正正在18年前的封面故事《墮入迷網》,重新回顧2013年登上封面的新聞。
《亞博匯》2013年3月的封面故事遊走邊界,深入探討了所謂「打假波」的運動賽事造假,以及亞洲在這個規模日漸增大的爾虞我詐遊戲當中,到底扮演甚麼角色。
當時,全球的運動博彩投注總額約為5億美元一年,當中90%的投注是在足球賽事上面。我們封面故事的起源,就是2013年2月初的一場歐洲刑警組織召開的記者會。當局在會上公佈了他們在長達18個月的比賽造假調查中所得的驚人發現。此外,一個名為Wilson Raj Perumal的前比賽造假幕後主腦,亦在被當局拘捕後,於口供中說出一個位於新加坡卻涉足全球比賽的造假集團。
那場歐洲刑警組織記者會,可謂令人大開眼界。該組織負責人Rob Wain-wright形容,那天是「歐洲足球悲哀的一日」。他透露,在與國際刑警和13個歐盟國家的警察部門通力合作進行的19個月調查工作中,自2008年起,在全球各地發現了680場有可疑的賽事,其中380場是在歐洲舉行,當中包括世界盃及歐冠盃的資格賽,兩場歐洲冠軍聯賽賽事,還有多場不同的頂級國內聯賽賽事等。超過400名球員、球證、球隊職員,以及「嚴重罪行罪犯」均牽涉其中。
時至今日依然長期監察此等行為的企業Sportradar表示,每年在歐洲最少有300場被操弄的賽事;歐洲足球總會就估計,每年在賽事造假中產生的不法所得約為150億美元。
另外,《亞博匯》當年曾報道,Wilson Raj Perumal在被捕後,供出關於其前犯罪組織的資料,顯示出這個以新加坡為基地的組織所操縱的超大型比賽造假行動,觸及了各種各樣的賽事。「有歐洲的、亞洲的、澳洲的、非洲的、北美及南美洲的,不論是精英組賽事還是較低層級的比賽,從球員、經理人、教練和球證,到球隊高層及班主等,任何能夠操控賽場上行為的人,都願意收受賄賂。」
Perumal說,他是該組織6名「股東」的其中一名,另外一個主腦是名為Tan Seet Eng的新加坡人,綽號丹譚。該組織與東歐的有組織犯罪有所聯繫,並且要為歐洲大陸上的賽事造假,負上很大責任。
諷刺的是,他們的犯罪王國崩塌的開端,竟是源自Perumal從組織收到50萬美元,去購買一個小型芬蘭足球會,作為造假之用,但他卻私吞當中30萬美元來償還賭債。他後來說自己被捕,是因為被組織內的其他成員陷害。
在《亞博匯》的封面故事出版後,丹譚就成為了新加坡當局拘捕的14名嫌犯之一。他因為所涉及的罪案,被判處六年監禁,並在2019年12月假釋出獄。
雖然他們的犯罪組織已被瓦解,但比賽造假依然是當局所擔心的一個問題。即使到了今年一月,依然有23名疑似投注組織的成員,因涉嫌在西班牙、直布羅陀和安道爾比賽造假,而在西班牙落網。
另外,運動投注監察企業SIS就於2月公佈其最新行業洞見,當中顯示在2022年有144場賽事出現可疑的投注行為,其中有46場在亞洲舉行,比起一年前的31場有所上升。顯然,這問題不會在短期內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