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會展產業(MICE)行業是政府力圖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關鍵組成部分。那麼這個重要且不斷增長的行業的復甦情況如何呢?
2019年,疫情出現前,澳門全年會展(會議、獎勵旅遊、會議和展覽)活動共有1,536個,但2020年跌至381個,2021年輕微上升至449個,2022年升至460個。
不過,澳門今年1月8日對外重新開放邊境,澳門旅遊業迅速回復,4月份的訪客人數達到了近230萬人,而5月1日開始的「五一黃金周」假期,澳門旅客數量就接近50萬人。與其他旅遊相關的企業一樣,會展產業亦因此重獲新機。
今年第一季澳門會展活動參與人數接近20萬人,其中參加會議的商務旅客超過1.5萬人。兩項數字分別高出2022年同季21%及143%。
澳門特區政府貿易投資促進局(IPIM)主席余雨生在1月初曾提及:「爭取在今年舉辦700個至1,000個會展活動,恢復至疫情前一半數量。」
IPIM指出,於6月至7月澳門將舉辦約30場會議或展覽活動,包括「2023粵澳名優商品展」以及「亞洲國際娛樂展」等,預計參與人士超過27萬人。
「防疫政策全面放寬後,會展業恢復得很快。」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會長盧宏駿告訴《亞博匯》:「很多會展公司都已經重新舉辦活動。」
盧宏駿提到,開放短短四個月大型會展活動數量及人流已經回復至疫情前七成至八成,而會議的恢復速度也很快,特別是一些小型會議。
「澳門重開後,一些三年內都沒有來澳門舉辦會展的企業,都已經計劃到澳門設立展覽。」盧宏駿指出:「據我了解,甚至有古董錶的參展商選擇到澳門設立展覽,在六間承批公司中設巡迴展覽,這是疫情前也少有的會展活動。」
盧宏駿解釋到,會展活動恢復迅速,主要原因是會展空間的增加,如新開放的銀河國際會議中心。
「現時特區政府很多活動都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舉行,而六間承批公司旗下的會展場地也支援中小企舉辦各類會展活動。」盧宏駿指出:「澳門有足夠的會展場地。」
根據IPIM資料顯示,澳門有超過24萬平方米會展場地及四萬間酒店客房,能夠滿足各種大小和類型的會議和展覽需求。
提供6,000座位的倫敦人綜藝館以及可以容納1.6萬人的銀河綜藝館,是澳門會展的新成員。倫敦人於5月25日正式開放。而六家博彩經營者在去年12月簽署的新10年特許經營協議下承諾進一步投資會展業。
![](https://zh.asgam.com/wp-content/uploads/2023/05/The-Londoner-Macao-Exterior.webp)
「承批公司的非博彩計劃帶動下,商業演唱會等娛樂會展產業,恢復至2019年接近九成。」盧宏駿也坦言,像新濠博亞等公司現在正在簽約演出者進行長期駐場演出。
不過,與酒店業一樣,會展產業在疫情過後同樣出現了人員流失的情況,這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全解決。
![](https://zh.asgam.com/wp-content/uploads/2023/05/GICC.webp)
「過往20年會展產業有一班專業人材,但疫情三年人員流失三至四成。」盧宏駿指出。
「現階段要靠政府及媒體宣傳澳門會展產業已經回復正軌,讓大家對澳門會展產業恢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