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賽馬會因嚴重虧損而取消特許經營權,澳門超過40年的賽馬歷史因此在今年4月1日劃上句號。《亞博匯》特意進行專題,採訪資深馬迷、賽馬新手及員工,了解他們對馬會的感受。
「當然會不捨。」資深馬迷陳先生,在賽馬日與《亞博匯》記者交談,「從此澳門又少了一樣東西給市民玩。」
1月20日,澳門賽馬會舉行下午賽事,這是澳門政府與賽馬會宣佈結束營業後的首個賽事日。當天的賽馬場,比平日更加熱烈,除了資深馬迷與一些自由行的旅客,還多了很多特意前來看馬的澳門市民。
陳先生一如既往,每個賽事日都會親臨賽馬場看賽馬。他相信近距離觀察,才能知道心水的馬匹「精唔精神」。
「但以後就無法在這樣走進賽馬場看馬,這樣的確很可惜。」他說到,從澳門賽馬車年代開始,一直都是賽馬活動的資深馬迷,亦會投注香港賽事。
澳門賽馬會前身是澳門賽馬車會,由時任的澳督伊芝迪(Egídio)與當時的澳門賭場大亨葉漢在1980年成立。這是亞洲首個賽馬車活動,但由於經營狀況惡化而未能在澳門引起關注。
台灣商人曾曉村於1988年接手賽馬車會,並改造賽馬活動。但成立後一直出現財政困難,最終何鴻燊收購賽馬會公司。自此一直經營至今。
「賽馬是澳門老一輩人的回憶,90年代在澳門很受歡迎,但現在新一代年青人已經不喜歡賽馬活動。」陳先生談到賽馬的衰落。
他感嘆着,這是時代的轉變。「沒有辦法的事實,其實我們早在去年都猜到,澳門賽馬會沒有新的馬匹進來,跑來跑去就只是那200多匹馬。」
市政署巿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吳秀虹在上月的記者會上指出,賽馬會現有289隻馬匹,須於2025年3月31日前妥善轉運至內地。而去年8月有媒體曾報導,澳門政府不讓新的馬匹進口至澳門。
「賽狗也沒有了,賽馬亦沒有了,這可能是時代的終結,可能有關動物的博彩活動漸漸被世界淘汰。」陳先生說。
「儘管沒有澳門賽馬,也希望澳門有地方能讓馬迷投注香港賽馬會,始終這是多年來的習慣。」
然而,賽馬並沒有引起澳門年輕一代的共鳴。
「其實我從來沒有走進賽馬場,儘管我住在賽馬場附近。」一名年約20多歳的澳門市民Thomas說到。
Thomas正如很多澳門年輕一代,對澳門賽馬活動並不了解,甚至更認為賽馬會和澳門彩票有限公司是同一間公司。
但1月20日的賽事日,Thomas與朋友一同走進賽馬場,投注並觀看賽馬。首次接觸賽馬活動的他坦言:「想不到下注後觀看賽馬是這麼刺激。」
「整個過程的確很令人興奮,雖然輸了,但還是會令我樂在其中。」他說。
雖然賽馬會結業這個消息令人訝異,但他並不感到可惜。
「我想我們這一代,即00後出生的一代,對馬會都沒有很多認識,沒有賽馬會後對生活沒有太大改變。」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曾在1月19日的記者會也指出:「賽馬活動對居民和旅客的吸引力減少,由2020年全年入場人數3.8萬,在2023年降至2.9萬人。」
賽馬會現時有254名本地員工,他們的前途未明。雖然,澳門勞工務事務局局長黃志雄曾指出,賽馬會公司承諾會按法律進行賠償,並且協調轉介員工到公司股東成員其他公司就職。
但有員工亦對前景感到擔憂。
「我不覺得自己會順利轉介至其他公司就職。」一位在賽馬會工作超過十年的員工說到,「這方面要由勞工務事務局進行轉介。」
該員工認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這段時間就當放假。
「很多職員都猜到賽馬會在未來會結業,但想不到會這麼快。」
「這確實是有遺憾,但這個結果似乎在過去三年是有跡可尋,因為生意越多越差。」
澳門賽馬會即將在4月1日結束營業,往後社會的目光將聚焦在員工的命運、馬匹的轉運,以及政府將如何運用這塊澳門最大、最有價值之一的閒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