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政府推出全新的旅行社及導遊法例,並將禁止本澳負責接待的旅行社,收取低於成本的價格,這將進一步打擊「零團費」的旅行團。
澳門行政會在周五公佈這一法律草案。法規將簡化旅行社准照的發牌程序,由旅遊局局長負責審批,並放寬旅行社技術主管的入職資格;法規亦將旅行社的組團及地接業務分開規範並細化責任規定。
而該法案訂立的其中一個目的,將禁止接社收取低於成本的價格,並規範自費活動的推廣和提供。預料這法案將有效打擊「零團費」或低成本旅行團,以更好保障團員的權益。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就法案指出,「一些(入境)旅行團的費用明顯過低,例如50元遊澳門,這些費用明顯不合理。」
「現時的法例並沒有規範這個行為,希望新法例通過後,能減少灰色地帶的出現。」
「零團費」或低成本旅行團往往依靠旅客購物去賺取佣金,但同時會衍生出強逼購物,甚至在過程中發生爭執事件。
另外,澳門自重新開放後,曾經出現多宗「無牌導遊」個案,一些入境旅行團無本地導遊接待的情況下遊歷澳門。該法規也將規定這個情況,規定由澳門以外旅行社組織遊覽澳門旅程,須由地接社(負責接待的澳門旅行社)接辦。
而法規提到,導遊職業可由外地僱員擔任,但需要在旅行社缺乏精通特定外語的本地導遊時,可根據聘用外地僱員的法規申請。
文綺華解釋,「本澳缺乏外語導遊,例如印尼語。」而政府在審批時亦會謹慎。旅行社如果要引入外地導遊,該導遊需要在旅遊學院考取牌照。
「澳門現時有1,758名導遊,其中韓語的非本澳居民導遊有13名、泰語導遊三名,以及一名小語種導遊。外語導遊只佔極少數,政府審批亦十分謹慎。」
法案公佈後需要送交立法會審議,預料非短期內生效。而詳細條文將等待立法會網站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