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探討了包括貴賓中介行業的崩潰等因素如何對澳門中小企業造成財務困境。
如果你走在澳門民生區的街道,不難看到一些空置商舖,甚至一些經營超過20年的商號也在近期宣佈結業。中小企經營環境與旅遊業有着天淵之別的情況,到底澳門中小企發生了甚麼事?
在北區經營海味舖的阿濠(Hou)坦言,自己能很確實感受到經營環境的變化,他所在的區域近期出現了集體結業的情況。「生活在這裏超過20年,第一次看到這個情況。」
阿濠認為,現在的經濟環境其實並不樂觀,他指:「市民收入少了,對於我們(海味)這類必要性不大的商品,影響是存在的。」
澳門統計局在3月的一項數據中,揭示了本地飲食業及零售業的情況。今年1月飲食的營業額按年下跌10.2%﹐日韓餐廳和中式酒樓飯店的營業額更下跌30.6%及21.7%;而零售業營業額同比下跌29.3%。
有意見認為,中小企經營情況轉差,與一項新政策有關——「澳車北上」。
「澳車北上」是在2023年1月1日推出,每日限2,000架車輛進入廣東省。截至今年4月11日,已申請澳車北上的人數已經達到55,958人。這個數量意味着,每兩架車輛就有一架已經申請了北上資格。
在北區經營餐飲業超過七年的Lok,在去年選擇結束餐廳的經營。
「疫情反覆出現,基本上已經令儲蓄消耗得七七八八,澳車北上推出後,直接影響了生意情況。」
除了「澳車北上」,澳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與內地通關的便利化,在口岸採用「兩地一檢」及「虹膜辨識」等新措施,令澳門本地市民更加容易到達內地。
原本這是一系列惠及本地居民融入大灣區的政策,但對於中小企來說,這些政策卻如同「雙刃劍」,在方便澳門本地人北上的同時,亦令更多本地人將消費模式轉至內地。
「這個政策對在澳門本土做生意是十分不利,北上消費影響很大。而且澳門市民人工未能恢復到以往水平。」Lok說到,內地的消費一定比澳門便宜,
而在這個經濟環境相對差的情況下,澳門市民選擇更省錢的消費模式。
阿濠也指出:「看到有很多市民北上消費,尤其是鄰近拱北口岸的北區,這個改變是肉眼可見的。」
更甚的是,在北上消費便利的同時,澳門近年的經濟環境轉變,亦加速了市民選擇更加便宜的消費模式。
澳門在2022年至2023年迎來了美國近三十年最大的加息週期,美國因通貨膨脹原因,進行了超過一年的加息。而澳門的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亦歷經七次調整,由5.25%調整至6.125%。
高利率環境下,市民的供款壓力提高,亦同樣令更多人選擇將現金放在銀行進行高息存款,而減少選擇進行高消費生活。
此外的一個主因,是澳門過去三年博彩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骨牌效應影響到澳門的中小企。
澳門立法會議員高天賜在4月11日發言時以「慢性死亡」來形容澳門中小企,並將之與貴賓廳消亡連結在一起。「中小企迅速消失的原因眾多,其中包括最近博彩業出現的劇烈變化。」
「將有更多中小企,尤其是飲食業的中小企因博彩中介人及貴賓廳業務的『慢性死亡』而消失,導致失業人數進一步增加。」
Lok認同這一說法:「貴賓廳結業是一定有影響,經濟是一環扣一環,當客人賺不到錢,怎會來消費。」
阿濠也談到:「疫情前都會有一些賭場的客人,會買貴價的東西,但現在沒有。」
對於解決中小企問題,澳門社會有數之不盡的意見。有些建議政府再次派發「消費卡」;亦有意見要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承批公司去支援中小企。然而,在大環境的轉變,加上北上消費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小企的問題已非紙上談兵能解決,社會上需要有人作出實際行動。否則,中小企的陰霾始終難以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