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個新加坡機構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新加坡博彩業已被列為四個被認為存在環境犯罪洗錢中高風險的行業之一,儘管目前尚未發現具體個案。
週三,新加坡內政部、金融管理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環境犯罪洗黑錢國家風險評估報告》,指出該國的環境犯罪洗錢風險環境,並確定了主要威脅、漏洞、控制和需要增強領域。
該報告稱,該國每年的環境犯罪在全球範圍內產生1100億美元至2810億美元的犯罪收益,指出,新加坡容易遭遇環境犯罪洗黑錢的威脅,這源自於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和交通樞紐的地位,以及高度外向的經濟。例如,「新加坡容易受到東南亞普遍存在的非法野生動物販運、非法伐木和廢物販運等環境犯罪的洗黑錢活動的威脅。」
報告指出,銀行和跨境支付服務提供者比其他業者更容易被濫用來為環境犯罪收益洗錢,這是因為它們的跨國性質。此外,娛樂場與貨幣兌換機構、企業服務提供者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機構也一起被列為中高風險行業。
其指出,博彩產業「很大程度上以現金為基礎,現金可以用來購買賭場籌碼,籌碼可以作為儲值,可以作為貨幣的替代品。因此,犯罪分子可以在整合階段購買賭場籌碼,來清洗環境犯罪所得。」
該報告補充說,新加坡賭場已就與其賭場客戶有關的環境犯罪負面新聞提交了可疑交易報告(STR),這表明「賭場對於透過其營運進行的環境犯罪收益的潛在洗錢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意識」,並指出「賭場容易受到環境犯罪和洗錢的影響」。
然而,報告指出,迄今為止,這些機構「尚未發現新加坡有任何利用賭場進行環境犯罪洗錢的案件」。
報告補充說,賭場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儘管新加坡沒有已知的環境犯罪洗錢案例,但亞洲其他地方也曾出現過此類案例。
報告指出:「國際上典型案例表明,一個與穿山甲、老虎、犀牛和大像等野生動物販運有關的犯罪網絡,利用老撾(經濟特區內)的一家賭場為野生動物販運提供便利。」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對這種參與非法活動和利用經濟特區的行為實施了金融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