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08月14日2022年
  • EnglishEnglish
  • 日本語日本語
亞博匯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English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亞博匯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澳門:本輪疫情爆發不是世界末日

卓弈 by 卓弈
06月24日2022年 11:11
澳門:本輪疫情爆發不是世界末日
8
SHARES
383
VIEWS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本文落筆之時是2022年6月24日週五早上五點。我剛從澳門文化中心做完4天來的第3次病毒檢測——兩次是被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用拭子從喉嚨裡捅進去的核酸檢測(NAT),一次是我不得不自己把拭子塞進鼻子裡的快速抗原檢測(RAT)。

在今早做核酸檢測時,我手裡又被塞進兩份快速抗原檢測包,而目前,拜政府所賜,我現在手上已經有四個RAT檢測包,所以預計未來幾日,我至少還要再將拭子捅進自己的鼻子裡四次。而在昨晚的新聞發佈會上,澳門衛生局羅奕龍表示,將視乎情況在全澳範圍內展開第三輪全民核檢。

我的前兩次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我確信今天早上的測試結果也是陰性,一如我確定太陽將在大約45分鐘後升起(果然如此!)

自周日疫情在澳門「爆發」以來,我們已經看到截至目前為止,68.2萬人口個中有110宗確診病例,即每 6,200人中就有1例,比例是0.016%。但從澳門的反應來看,好似是世界末日降臨。邊境被關閉;政府宣佈情況「非常嚴重」;動員大批衛生工作人員對澳門的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進行強制檢測;澳門有約20個地點被封閉管理,影響約5,000人;財神酒店被封圍,數百人受困其內;政府發送措辭強烈的短訊內容,告誡如若人們不自願配合可能被強制帶走進行核酸檢測或強制隔離;年幼的兒童被強制隔離;堂食被禁止,許多娛樂場所被關閉;不一而足。

疫情不再是曾經的「致命疾病」——如果其曾是的話

隨著上述所有民事行動的採取——包括某一階段,街頭大聲播放著像反烏托邦電影中出現的那種警告——你可能認為我們正在處於某種致命疾病的襲擊之中,並且一旦中招則必死無疑,對吧?

其實並沒有,一點也不。根據worldometers.info的統計數據——該網站從一開始就一直密切關注相關數據——自2020年1月疫情全球大流行開始以來,全球疫情確診病例為5.47億,其中累計死亡人數 630 萬。死亡率為1.1%。

但即使是這個1.1%的數據也具有誤導性。其中包括了當初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的大流行早期,以及更為致命的德爾塔病毒肆虐時,當時還未曾廣泛接種疫苗。

以過去一周為例——我們看到全球4,026,287宗病例中有8,277人死亡——死亡率僅為 0.2%。 500人中只有1人。

澳門現時的疫苗接種率在90%左右,已經是相當之高,所以死亡率應該很低。假設最終將有數百的確診病例,而假設每500個確診病例中有1人死亡,那麼可能會出現死亡1-2人的悲劇。但是,不要忘記,儘管對於那些受到影響的人而言是悲劇,但是澳門平均每日有6人死於癌症、心臟病、普通流感及其他許多死亡原因,包括因抑鬱、絕望而導致的自殺——目前澳門有很多這種情況。

新冠在全球其他地方已經翻篇

坦率而言,全球其他地方已經再從疫情之中走出。經濟重新開放、旅遊業復甦中,而烏克蘭衝突、全球各地的選舉和政治活動以及影響人們生活的各種時事,早已將疫情從全球媒體的頭版上取代。

在向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多數人提及疫情時,他們可能會說:「哦,我記得,那段時間太瘋狂了不是嗎?」

澳門仍然是全球第二安全的地方

值得重申的是:澳門沒有人死於新冠(好吧,無論如何,有些人可能會死於疾病造成的經濟後果」。在worldometers.info統計的230 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9個沒有出現因應新冠死亡的病例。而這其中,澳門是確診病例全球第二低的,僅次於極其孤立的太平洋小島國圖瓦盧——即便加上新近增加的病例後也如此。

昨天當我和香港與一個對澳門目前情況不甚了解的人士開會時,我試圖向她解釋,自週日以來澳門已經有71個確診病例的嚴重勢態(截至開會時的統計數據),她突然笑了起來。目前為止香港已經有近10,000人死亡,和約120萬例病例(約佔人口的 16%)。我們戲劇性的71例在她看來簡直不值得一提。

經濟清零——當治療比疾病本身更糟糕時

《亞博匯》於昨日發表了一篇感人的報道,其中一個在大三巴附近經營手信店的負責任沮喪的將現時的狀況是「經濟清零」而非動態清零。從我們昨日收到的反饋來看,它觸及了許多現在有同樣感受的人的痛處。

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是,許多人不再害怕新冠對健康帶來的後果,而是擔心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經濟後果就是已然零增長,顯然每個人都看到。生計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澳門博企每季度虧損近8億美元,每天都有更多的中小企破產,失業率也在上升。

社會後果則包括大規模和系統性的心理健康問題、家庭暴力、家庭破裂、旅行中斷、強制隔離(許多人將其描述為監禁)、擾亂兒童教育以及強制核酸檢測所佔用的寶貴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無關政治

本文並非本著我們看到的內地、香港或其他地方正在進行的對零冠政策辯論精神而寫。那些辯論通常用政治術語做表述,中國處於清零立場,而西方(無論什麼地方)都處於「與病毒共存」的立場。由於我不是中國人的事實,有些人可能會直接得出結論,認為我作為一個「西方人」,這篇文章是政治批評。但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我在澳門生活了 13 年,一直把它當作自己的家。我想在澳門度過餘生,假設它可以恢復至往昔的欣欣向榮。而目前,讓我們重回繁榮的最好方法,就是冷靜、理性、科學、全面的看待整體的形式。

我們現在有110個確診案例。這個數字還在增長,可能會達到數百、甚至上千。但現在,對大多人而言,感染意味著幾日的臥病在床感覺很糟,然後就結束了。我所認識的人之中有人曾得過兩次新冠,但他們完全沒問題。極少人會病得很重,每500人中只有大約1人會死亡。

另一方面,我們的經濟增長清零——我們熟悉的澳門社會完全消失了。生活、事業、家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某些情況下甚至被摧毀。

而我只想問,這一切值得嗎?

Share3Share1
卓弈

卓弈

卓弈出生於澳洲,是博彩業專家、媒體出版人、評論員及記者。他於2005年移居香港,2009年移居澳門並創辦了澳門最大的媒體公司之一「澳傳媒公司」。《亞博匯》為澳傳媒公司的旗艦出版刊物。

About Alexa About Alexa 

Related Posts

對於賭書規定的11項非博彩投資 梁安琪不感到擔憂

對於賭書規定的11項非博彩投資 梁安琪不感到擔憂

by 陳嘉俊
08月13日2022年 19:02

對於競投標書規定的11點非博彩投資項目,澳娛綜合常務董事梁安琪表示「並不擔心」,認為每間競投公司都有自己的優點。

賭牌標書看法 博企權利不對等 或在明年大幅度裁員

第二季博彩業員工減少3,100人 4,100人開工不足

by 陳嘉俊
08月12日2022年 17:26

澳門統計局公佈,第二季澳門博彩業員工69,000人,較第一季減少3,100人,減少了4,3%。而且因為防疫政策原因,開工不足的人口增加1,300人。

承批公司可為博彩客人開設「專門賬戶」

承批公司可為博彩客人開設「專門賬戶」

by 陳嘉俊
08月12日2022年 15:44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主席陳澤武指出,承批公司可為博彩客人開設「專門賬戶」,但賬戶不能有任何金錢利益。

新任永利澳門營運總裁Frederic Luvisutto(羅偉信)加入董事會任執行董事

新任永利澳門營運總裁Frederic Luvisutto(羅偉信)加入董事會任執行董事

by 新聞編輯部
08月12日2022年 10:08

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宣佈,委任羅偉信為公司執行董事,即日起生效。該公司近期對高層進行多項調動。

About Alexa
IAG MAGS
亞博匯

© 2022 IAG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English
  • 日本語
  • 新聞
  • 特寫
  • 人物
  • 專欄
  • 技術談
  • 網絡博彩
  • 活動
  • 澳門
  • 日本
  • 區域
  • 50强
  • 雜誌
  • 關於
  • 聯絡我們
  • 廣告

© 2022 I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