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娛樂場都應該考慮改變訓練及任用荷官的程序,以避免他們最重要的前線員工感到沉悶和沮喪。
我們今天要談一下實體娛樂場內其中一種最具標誌性的員工—賭場荷官,以及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可能性。
如果把Casino di Venezia這於1638年開業的世界首間賭場也計算在內的話,賭場莊荷們從事自己的職業已經有差不多四個世紀。而且他們從前的工作內容,與現在的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如果考慮到賭場外的世界在這段歲月內所經歷的變遷,包括電子遊戲和互聯網的到臨,以及電子博彩的逐漸普及的話,荷官工作的不變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它的浪漫之處。

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走進世界上的任何一間賭場,你也可以看到一排快要悶死的莊荷。當他們長年都在重複地進行同一套工作後,莊荷們的學習曲線都早已趨平,使他們變得沮喪而且缺乏動力。
這個情況實在是可以理解的。雖然荷官可以說是在娛樂場
內擔任著比誰都重要的位置,但他們的工作性質也意味着他們並沒有任何實質選擇去進行改進,而且升遷的機會—特別是為細賭場的員工而言—亦某程度上受到限制。博彩遊戲永遠不會改變,而那些玩家的行為模式,不論在甚麼賭場都不會有所不同。
換句話說,娛樂場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其實是出自於工作本身的因循、重複和缺乏新意。
諷刺的是,雖然很多荷官可能已經踏進了一個極度沉悶的狀態,但只有相對小部分的人會作出辭職的決定,並到其他行業尋找機會。他們都由於自己職業的舒適程度(薪金和冷氣)以及可預見性而偏向留下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那常見的職場做法,即那讓荷官花60分鐘留在娛樂場內,之後應有20分鐘時間休息的理論,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並沒有一份堅實的科學研究,會從業務的角度去對這個安排所宣稱的便利度作支持。但世界各地的賭枱員工卻繼續受其支配。事實上,他們一旦有更多自由時間,就只會變得更沒有動力!
在我眼中,對於荷官在未來可扮演的角色,有兩個基本選項:一是娛樂場對於他們的營運模式作出根本上的轉變;二是娛樂場大力投放資源在賭枱員工的持續訓練及發展之上。
第二個選項是讓荷官可以擁有一套更加廣闊的工作技能,讓他們可以在賭場的不同領域工作,從而使他們在職場中變得更吸引、更可能在公司內有更長的生命週期。
與其只作為賭場莊荷,他們將可變成「全方位客戶服務專業人員」。
另一個選項,就是要引入一套「要不上去就要出去」的系統。在這個模式內,荷官職位並不會讓職員留在那裏一輩子,等待著最後退休的那張支票。相反,他們會先工作幾年,然後就會因應他們的能力和動力,來決定他們到底是否一塊「管理材料」。如果不是,他們就會被請離開。這樣,娛樂場就能夠為客人帶來新的員工,在能力與動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其實到了最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知道,一個莊荷所擁有的最重要技能,並不在於「技術」方面,例如速度、氣勢,以及快速和準確的計算,而是與玩家接觸的能力,從而讓客人去而復返。要做到這點,你就需要一些容光煥發和表現卓越的莊荷。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