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政府展開了為期48天的賭牌競投招標工作,招標書的內容亦隨之公佈在大眾眼前。近期《亞博匯》曾報導招標書的內容,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當中不少意見認為,政府不應過份要求博企承擔過多的社會發展責任。有資深博彩從業員認為,標書內容充分體驗出「博企與政府之間權利和義務不對等」。
招標書內容提及,要求參與競投的公司,交代11個非博彩項目投資的計劃,而每個投資項目需要交代10個說明。11個非博彩投資計劃包括:
- 國際客源
- 會議展覽
- 娛樂表演
- 體育盛事
- 文化藝術
- 健康養生
- 主題遊樂
- 美食之都
- 社區旅遊
- 海上旅遊
- 其他項目
上述11個非博彩投資項目,令不少人都感到疑惑。其中第6項「健康養生」投資計劃中,政府提及競投公司開發以健康為主的旅遊產品,甚至提及中醫藥養生保健。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中醫藥」正是澳門未來四大產業發展的其中一項,這是政府發生的規劃,為何會變成博企的責任呢?

從事博彩行業33年的資深博彩從業員及時事評論員林繼光,接受訪問認為,「博企與政府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現時已經變得十分不對等」。
他指出,「在80年代90年代,當時的博彩業由何家壟斷,當時的澳葡政府亦有要求博彩行業承社會責任,包括機場、觀光塔、疏通航道等等,當年澳娛有作出投資…但當時的博彩經營環境相對自由,政府要求博企承擔大量社會責任,但同時也讓博企相對自由發展」。
他表示,「現時的環境已經不同,現在有六間博彩企業,六間企業之間要競爭,但現時經營環境變得完全不同…貴賓廳已經不能再經營,衛星場也相樣不能經營,環境不同但政府亦要求博企承擔龐大的社會責任,這是完全不對等」。
而這種不對等,其中一點在於損失上。在清零政策未知明年會否結束的情況下,政府要求博企發展會展、發拓海外客源,但如果受到清零政策的影響,其損失又會如何?
林繼光認為,「博企發展非博彩元素,但現時疫情政策上的做法,是無法令一切發展,甚至出現損失。標書規定要做很多非博彩元素,但疫情對於一切的損失,卻沒有任何的賠償或幫助…這樣也是不對等的表現。」
競投預計 六大博企會以第二間公司簽約
面對不斷虧損但不會裁員的情況下,有社會意見認為,當現時六間博企取得賭牌後,將作出大幅度裁員。澳門政府為防止有關情況出現,亦在標書關於社會責任上,提出保障本地員工的規定。
林繼光表示,「現時六間博企競投賭牌,很大機會會以第二間公司去與政府簽訂博彩合同,這樣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所有員工會重新簽約。」
由於現時六間博企與政府續約至12月31日,同樣作出了銀行擔保,以防不再經營時的遣散費。這意味着一件事,現時六間博企已經預留着解僱員工的費用。
林繼光認為,六間博企以新的公司與政府簽訂博彩合同後,最大可能出現的是大面積裁員及減薪。
「會與現時僱員簽訂新的合同,有機會出現的情況,新的承批公司會然後提出一份更低薪金的合同,如果員工不接受,就要離開崗位。」
他認為,這個情況,是博企面臨權利不對等及長期虧損下,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