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認為,儘管雲頂馬來西亞上週六錯失10年博彩經營批給,但並不意味著該公司放棄在澳門的雄心。
分析師DS Kim在一份報告中詳細分析了競投委員會的判給結果可能帶來的影響,一如預期,目前的六間承批公司暫時獲得新的經營批給。但他認為,這可能不是我們最後一次聽到雲頂馬來西亞在澳門的子公司GMM公司的消息。
Kim寫道:「我們認為,入股價格合適且獲得政府同意,他們可能仍想通過股權或合資方式參與進來。」
在9月14日提交競投文件時,GMM作為第七位參與競投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雲頂馬來西亞當時表示,「這對雲頂馬來西亞而言是一個擴大其在休閒和酒店領域的業務的機會,多元化其地理經營地,並參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博彩復甦前景。」
不過在週六披露的消息中,GMM在所有競投公司中排名第七,但競投委員會未有披露最終分數。
由於現有的六大博企幾乎鎖定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簽署新的10年期經營批給,澳門博彩股可能會獲得顯著提振。
「我們認為這可能成為提振股市的催化劑,因為多數投資者尤其是頭部投資者由於『尾部風險』,基本都遠離該板塊。」
「這仍然是一個『臨時』批給,因為運營商現在需要審核並簽署將在未來十年內有效地合同。但由於批給相關的大部分有爭議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例如35% 至 40% 的博彩稅,而目前為 39%、沒有明確的股息限制、合理的賭枱上限等)。」
「唯一未知因素是:未來 10 年的最低投資要求(我們預計每個運營商需要 20 億美元至 30 億美元以上,而銀娛、金沙等更大的運營商可能更高,我們認為相對合理;以及每年的批給費用(目前為 1500 萬美元到 4500 萬美元不等,視乎賭枱及角子機數量而定)。我們也希望這些費用可得到逐步合理的調整。」
Kim對澳門博彩股做出「買入」評級,稱「並非因為我們預計GGR會在當前的疫情下神奇復甦,而是認為目前的股票配置對2023年有利,預期較低、倉位較輕(尤其是多頭)、估值便宜。」
「既然主要的尾部風險已經消除,投資者終於可以只關注基本面,例如 EBITDA/FCF到 2023 年的定向改善(我們仍然預計該行業 EBITDA 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轉正)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