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惠譽週三公佈,調整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至負面,反映了中國公共財政前景面臨的風險攀升,並認為中國經濟前景須應對愈來愈多的不確定性。
惠譽指出,從評等角度來看,近年來高企的財政赤字和上升的政府債務侵蝕了財政緩衝。 「未來幾年,財政政策在提振經濟成長方面發揮的助推作用或將增強,從而推動債務持續上行。名目成長放緩可能導致控制宏觀經濟高槓桿率的挑戰加劇,並推高或有負債 風險。」
但同時,惠譽也將中國的信用評級定為「A+」,並指出「中國的評級受到其龐大而多元化的經濟、相較同類評級國家依然穩健的GDP增長前景、在全球貨物貿易市場中 不可或缺的作用、強勁的外部融資以及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等因素的支撐。」
然而中國在宏觀槓桿率居高不下、財政挑戰日益嚴峻以及人均國民總收入和治理方面,得分低於A評級國家。
惠譽也預期,「因需兼顧經濟成長目標,赤字率收窄將是一個漸進過程,但支持中期財政改革的政策措施尚不明朗。」
「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了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部分政府下屬城投企業再融資面臨壓力。」
「在去年一些債務負擔較重的地區獲準發行約 1.4 兆元人民幣的再融資債券,城投債務將直接納入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惠譽預期,政府一般性負債佔GDP比率將維持上升趨勢,2025年達到 64.2%,至2028 年將接近70%,高於上次授評時預測的略低於60%的水準。
對於惠譽的評級,中國財政部回應指出,「惠譽評級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財政政策對推動經濟成長、進而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正面作用。」
「2023年中國GDP成長5.2%,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今年設定5%左右的預期目標,符合現實條件和發展需要,傳遞高品質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財政部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空間內安排一定規模的再融資政府債券,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融資平台隱性債務和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緩釋到期債務集中償還壓力,降低利息支出負擔。」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政府維護良好主權信用的能力和決心也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