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承批公司在過去已承諾活化本地舊區,但當中一些努力的成效卻令人感到憂慮。
澳門的活化舊區計劃於2023年9月開始,當時由六間承批公司與特區政府向公眾披露相關計劃。
金沙中國將活化益隆炮竹廠、龍環葡韻及草堆街等區域;銀河娛樂活化荔枝碗船廠片區;新濠活化23號及25號碼頭、十月初五日街及內港片區;美高梅中國活化媽閣塘片區;澳娛綜合將活化新馬路、16號、14號碼頭及金碧文娛中心;永利活化福隆新街。
歷經一年的發展,活化計劃雛形成效,承批公司亦在片區中展開了不同活動。永利率先在福隆新街引入步行街計劃,改變街道人流結構;銀河娛樂亦將荔枝碗船廠全新打造成為文創集中地。
澳娛綜合更計劃將金碧文娛中心打造成為美食廣場,並聯同十六浦酒店重新規劃更多非博彩元素及活化澳門皇宮。此外,金沙中國亦在草堆街展開中小企創業計劃,資助企業投資在草堆街。
然而,活化舊區計劃的確令一些原本已經日漸凋零的舊區重獲新機,但部份活化計劃成效受到質疑。舉例而言,福隆新街活化為步行區後,卻在年內遭到周邊商戶反對,原因是他們認為生意額不升反跌。最終有步行區範圍及開放時間縮小,才令問題得以解決。
在12月初的立法會會議上,有不少議員也關注到活化舊區的成效。立法會議員李靜儀質詢目前六大片區計劃的投資和項目執行現況,以及關注社區經濟發展和片區一帶的環境改善成效。
在12月20日卸任的前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時則引用數據,指出活化舊區工作一年以來,合共舉辦約750場藝文演出,超過200個單位獲得演出機會,活動期間共吸引逾170萬人次到訪。
長期關注活化舊區計劃的立法會議員林宇滔認為,活化舊區方案能推動非博彩發展,社會普遍支持,但對於透明度、公眾知情權與成效卻有所保留。
他表示:「活化舊區成效是一定有的,但是否有很大成效就有待觀察,因為公眾不知道片區活化的成本,因此難以評估其經濟效益。」
「如果沒有公開過多詳細,對任何一方都不是一個好處。社會現時很難得知活化計劃是否真的用在刀刃上,是否能產生更多乘數效應,而不只是用了就算。」
前行政長官賀一誠就曾經在立法會上指出:「不論是活化六大片區計劃或是非博彩元素投資計劃,非一年成功,預設時長達十年。」
林宇滔則認同特首提及要等待十年的成效,但一些片區發展成效確實令人有所失落。
他指:「如果公眾獲得更多詳細的資訊,或政府能將更多活化計劃詳情公佈給社會,活化的進度會更加符合到發展所需。」
澳門新的行政長官岑浩輝於12月20日正式上任,但其施政政綱沒有提及活化舊區計劃。
林宇滔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在此計劃上有更公開透明的政策部署。
「雖然新的行政長官過去未有提及此事,可能未來計劃或會有些改變,」他續指:「期望未來計劃不是計劃經濟的思維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