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PAGCOR今年8月宣佈,2025年首七個月持牌數位遊戲(eGames)運營商已繳納690億披索(約12億美元)牌照費,言談間不難感受到其自豪態度。
這一數額佔同期博彩業總收入的50%以上,清晰反映出PAGCOR對網絡博彩的依賴度正不斷攀升,尤其近期受韓國、中國旅客數量下降影響,陸上博彩收入持續下滑,讓在線業務作為支柱作用更為關鍵。
這不禁引發業界質疑:PAGCOR是否對在網絡博彩「上癮」?答案雖是肯定,但背後原因遠比表面複雜。
PAGCOR的模式頗為獨特。根據1977年《總統令1067-A》成立的PAGCOR,章程賦予三重職能:監管並統一博彩運營、打擊非法博彩,以及
(更重要的是)為國家發展創造收入。
而作為「國庫收入貢獻者」,PAGCOR的地位已顯得至關重要。截至2025年,PAGCOR是菲律賓第二大國有收入來源機構,僅次於菲律賓土地銀行,可謂當地「國家建設」進程中的核心力量。
因此,PAGCOR將重心業務放在「增收」上,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真正值得深入探討的是菲律賓電競博彩業過去三年「爆發式增長」
的真實性?正如近期在馬尼拉舉行的IAG Academy Summit上,一位嘉賓質疑:「行業真的在實現增長嗎?還是只不過是原本存放於黑市的收入,轉移到合法市場?」
這一區分至關重要,因為向從未接觸過博彩的群體推廣博彩,為原有市場提供「事前缺乏的監管保障方案」,兩者性質截然不同。
據部分機構估算,目前持牌運營商在菲律賓本土網絡博彩收入中的佔比約為50%,遠高以前的不足10%,且預計這方面的正向效應還將持續擴大。
如此看來,對弱勢群體而言,最大威脅或許並不是菲律賓持牌電競博彩運營商的所謂「增長」,而是削弱其合法性的種種舉措。例如移除電子錢包平台GCash與Maya上的相關鏈接。這看似是「取締違規」的勝利,實則代價慘重,非法運營商恐怕正暗自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