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博匯的50強名單一直是區域最具影響力及知名度的50位博彩行業領軍人物及高管的權威年度排名。2022年,亞博匯50強昂首邁入第15週年。
當「亞博匯50強」於2008年首次發佈時,我們絕對想不到在15年後,其會發展成亞洲博彩行業備受期待的發佈之一,並且現在還有了迷人的正裝晚宴。
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在澳門以外的地區舉辦「亞博匯50強」正裝晚宴,對澳門造成嚴重影響的清零政策是原因之一,但事實上我們考慮這樣做也頗有一段時日。畢竟,活動覆蓋的是亞洲的50強,所以為何不在亞洲地區的不同地點輪流舉辦呢?馬尼拉顯然是「亞博匯50強」正裝晚宴走出澳門的首選之地,畢竟除了馬尼拉娛樂城之外,克拉克及宿霧也都在蓬勃發展。
最初我們還在以一種有趣及創新的目光審視那些令我們的行業運轉起來的人物,但現在它已經演變成一項重要的年度洞見、令所有人翹首以盼。評審「 亞博匯50強」是一項有趣、艱鉅、令人獲益而又殫精竭力的任務,同時也伴隨著重大的責任,畢竟這個榜單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權威性指南。
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給各位業內人士從1到50排名都是一項艱難的挑戰。而新冠疫情的爆發給行業帶來的巨大動蕩,令這一挑戰變得愈加困難。疫情之下的經濟變動已經改變了區域內大部分地方的權能基礎,而當澳門正試圖渡過「清零」風暴時,其顯然成為最大的輸家。當然,其他司法管轄區在疫情期間也頗受影響,但其中的大多數都已經回歸接近2019年的水平,並且有可能在2023年再創新高。但澳門的收入則持續低迷,從幾乎為零的低點到可能達到2019年水平1/3的高點——取決於政府的政策,但這些政策現在有可能每天都在變化。
除了新冠疫情之外,今年的其他重大事件包括澳門正在展開的新一輪博彩經營批給的競投、日本(MGM Osaka除外)為實現博彩業努力所面對的失敗、菲律賓新的PAGCOR主席上任、以及澳洲兩大營運商面臨的監管風暴。我們同時也見證了博彩中介行業實際上的崩塌。這直接導致數位博彩中介公司的老闆消失於「50強」榜單——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周焯華。這位太陽城集團的前老板在2010年以第8名闖入榜單,之後連續12年入榜,名次徘徊在第5至第8名之間,只有2016年內地的反貪腐風暴令到排名短暫下滑至第13名之外。
正如我在過去幾年中所提到的那樣,我們眼見著蕭登·艾德森、何鴻燊及史提夫·永利離開這個行業,前兩位壽終正寢,而後者則是徹底離開了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和整個行業。這三位都是塑造了我們行業的大亨。而在後艾德森、何、永利的時代中,領導力及權能不再那麼的涇渭分明。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的創始人艾德森在推動拉斯維加斯、澳門(及新加坡)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於2008年首次闖入榜單僅次於何鴻燊列第2位,之後曾多次問鼎榜首,包括在2013年至2018年間蟬聯第一,從未跌落過前兩名。但隨著一代領袖的逐漸退出,新一代領袖已經嶄露頭角。
歷史及發展
2008年「亞博匯50強」誕生之時,恰逢澳門路氹博彩業方興未艾之。就在一年之前的2007年,澳門威尼斯人剛剛開業。
從那以後,這塊僅有6.7平方公里的土地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坐擁世界一流的綜合度假村——新濠天地、澳門銀河、上葡京、美獅美高梅、新濠影滙、澳門倫敦人、澳門巴黎人、澳門威尼斯人及永利皇宮。
此後,這一極為成功的亞洲綜合度假村模式便以星火燎原之勢在亞洲地區蔓延。近年來,菲律賓一直是亞洲增長最快的市場,該國的四間綜合度假村——新濠天地(馬尼拉)、晨麗度假城馬尼拉、岡田馬尼拉、及新港世界 (原馬尼拉名勝世界),令菲律賓成為亞洲博彩業的第二大市場。
而在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和濱海灣金沙早已成為世界著名地標,也是全球最賺錢的IR之一。
儘管澳洲的行業在過去一兩年間一直面臨監管問題,但產品供應方面已大幅加強。悉尼皇冠酒店於今年8月8日終於開放娛樂場區域,為澳洲最大城市的天際線再添一抹風采。而澳洲三大巨頭——皇冠集團、星億娛樂及SkyCity Entertainment,穩定營運著一批娛樂場及綜合度假村。
在柬埔寨,儘管在該國與泰國及越南的交界處上存在眾多小型娛樂場,但NagaWorld具有獨一無二的壟斷地位。疫情之後,Naga將會見證投資35億美元的擴建項目,期待Naga3將帶來何種經濟效益。
百樂達斯城、濟州神話世界及濟州天城已將綜合度假村概念引入韓國,而另有兩個物業也將在未來幾年內於仁川開業。
與此同時,越南迎來了該國首個允許本國人入內的娛樂場Corona Resort & Casino、河川金光大道度假村及娛樂場、以及太陽城旗下於2020 年年中迎來首批客人的綜合娛樂度假村會安南岸。
儘管整個亞太地區取得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但在過去14年間,四人曾榮登「亞博匯50強」榜首。他們分別是:
- 2008:何鴻燊博士
- 2009:丹斯里林國泰
- 2010、2013至2018:蕭登.艾德森先生
- 2011、2012、2019至2021: 呂耀東先生
動態
「50強」的排名並非讓人固步自封。雖然公司的存續時間及擔任高管可獲加分,但榜單主要關注的還是過去12個月的活動。即是關於「你現在在做甚麼?」和「你最近做了甚麼?」而非 「你在過去15年中做過甚麼?」也因此,該榜單出於多種原因,隨著人員的變動而呈動態表現。
每年在評選的過程中都會反覆出現的一個誤解,即「我的業務發展了,因此我應該上榜」。事實上,每個人都在隨波而起。撇開新冠疫情不談,一般而言,榜單上的大多數人管理的是每年業務都在成長的企業,若想在榜單上保持一席之地,就必須每年都有增長。有些人年復一年地做同樣的事情卻僅獲得相似的結果,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排名會漸漸下滑,然後被更為活躍的上榜者所取代。
但這種持續上升模式中,澳門是一個明顯的例外,並顯然反映在今年榜單之中。許多澳門業界領軍人物的排名已經下降,他們權能指數(詳細解釋見下文)可能只有2019年的一半。澳門早前的優勢是疫情前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但這一差距已經大幅縮小,甚至一度在澳門全面封關的時候消失。
如何評定排名?
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問到這個問題,並且持續被問及。因此儘管已經解釋了很多次,但不妨跟我們再一起了解一下吧。
儘管多年來評審團已經非常善於整理這份榜單,但隨著亞洲博彩行業的日趨成熟和更加細分,這項任務還是逐年複雜了起來。如何將小公司的唯一所有者與一間大公司聘任的首席營運官作比較?如何將一個尚在試業的大型物業與一個開業多年的小型物業作比較?香港賽馬會的行政總裁與一家私人賭場的老闆或者韓國一家連鎖賭場的總裁如何作對比?如何比較網絡博彩?這些都是 「亞博匯50強」評審委員會所面臨的棘手問題。
一如任何此類的排名,總會有批評和反對的聲音出現,這些聲音通常來自於那些感到沒有被重視的人。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號稱不關心或者不會看這份榜單,但又經常直接或間接通過代理人聯繫我們,抱怨自己低位排名的不公,並為下一年進行遊說,又或是在某些情況下遊說我們不要放到名單上去,因為擔心過於張揚。但從沒有人來聯繫我們抱怨排名太高!
榜單上列出了每位入選者的「權能指數」。該指數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包括該候選人所屬機構的博彩收入、對該機構關鍵政策有決定權的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原始分數進行的加權「劃分」、就該候選人是否仍就職於或持有相當股權、任期、該候選人在過去12個月的商業活躍程度、其與博彩業的長期關係、及其所在司法管轄區等。一些主觀因素無可避免,但評審組引入一些分值指標以盡量保持客觀。
其中包括沒有預先設定這個人是否應該或不應該出現在排行榜上。
歸根結底,在我們這個行業中, 「權能」(Power)的概念通常歸結為對金錢的直接或間接控制。所能控制以及擁有的博彩收入越高,則權能指數越大。但不僅僅關乎GGR,同樣關乎盈利能力,正如我們在澳門所見到的,雖然當地的GGR持續超過其他司法管轄區,但其每季度也同樣錄得數億美元的虧損!
那麼,到底甚麼是控制呢?其實關乎影響力、關乎誰是最終決策者,但有時可能只關乎屋子裏的所有人想向其求取答案的那個人。正如一國之所以是一國,是因為獲得了其他國家的承認,而一個人之所以具有「權能」,是因為其他人公認他有。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感謝我們評委會成員的不懈的工作和卓越的洞察力。因此,事不宜遲,讓我們現在就來和您分享第15屆的「亞博匯50強」。閱讀愉快!
評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如下問題:
哪些國家算亞洲?
「50強」榜單幾乎覆蓋整個亞太地區,從哈薩克斯坦到換日線,幾乎覆蓋全球約三分之一地區。
哪些屬於博彩業內擁有相當影響力的非營運商呢?例如監管機構、媒體評論員、分析師、學者、供應商、顧問、博彩律師等, 是否將他們計⼊?
多年以來,評審團研究了所有人的權能,但經過慎重考慮後得出的結論是,不可能將監管機構包括在內(PAGCOR的Alex Tengco之所以出現在榜單上是因為純粹將其視為營運商而非監管機構)。在考慮了所有其他領域代表的權能之後, 只有直接的營運商才能進入50強。
如何在公司的所有者/首席執行官和首席營運官之間進行選擇?
許多博彩公司都有一位富有魅力和創業精神的所有者/創始人/行政總裁,以及一位或許更加老練和冷靜的博彩專業人士擔任總裁和/或營運總裁。通常情況下,作為所有者將會獲得更高的權能指數,畢竟,擁有者總是有權迫使一位指定的營運總裁離職。但某些情況下,當擁有者將很大一部分決策責任下放給行政總裁時,後者可能比他們的「老闆」有更大權力。答案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點擊此處獲得所有2022年亞博匯50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