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來看,何猷龍的新濠博亞娛樂在本週向美國私募及對沖基金巨擘黑石出售手持的9.99%皇冠度假集團股權似乎是受了些損失。但如果撥開表層,就會發現這件事比一開始所見的更為複雜。
在這場交易中,新濠僅以5.5億澳元(3.58億美元),即每股8.15澳元的價錢全數賣出67,675,000股皇冠股份,這比起該公司向皇冠大股東James Packer在去年6月支付的 8.8億澳元(5.73億美元)—即每股13.00澳元—的價錢有了很大的折讓,在十個月內虧損了約為3.3億澳元(2.15億美元)。
雖然失去了這樣一個數字實在不能一笑置之,但在現時充滿變數的商業環境中,新濠亦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而在這件事件裏面,似乎何猷龍就選擇了放棄一場戰役來贏取一場戰爭。從新濠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可謂烽煙四起。
由於新南威爾斯獨立酒業及博彩管理局(Independent Liquor & Gaming Authority)對於新濠是否適合在該州持有賭牌的調查現在鐵定會取消,我們將永遠無法知道到底何猷龍這個決定是否由於擔心該調查的結果為公司聲譽帶來的潛在損害(或者甚至只是在調查當中會曝光的資訊)可能對新濠更宏大的全球願景—特別是與日本有關的事宜—所帶來的影響。雖然新濠在過去曾通過類似的誠信調查,但澳洲的傳媒、法律及政界都有很大程度的反博彩傾向,而且當中還牽涉不少的排外元素,這某程度上令到新濠很難獲得一個公平的調查。
我們所知的是,新濠即使執行了最近的減省開支措施後,現在每天都算失約300萬美元。同時,該公司在澳門的賭場亦可謂門可羅雀,而且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情況到底何時會出現改善。在此情形下,得到3.58億美元的現金注入就為該公司帶來了一些喘息的空間。而值得強調的是,皇冠的股價在六個星期前就曾經跌至6澳元的低位。如果新濠在那個時候出售股份的話,該公司所蒙受的捐失就會多上差不多1億美元。
這項交易還向市場發佈一個信號,即在全球的博彩及酒店業公司面臨重大不確定性之際,新濠正在對其財務狀況擔起責任。當今年2月新濠宣佈放棄收購第二批皇冠9.99%股權的計劃時,何猷龍稱公司將在2020年重新評估所有非核心資產,看起來週三的資產剝離兌現了這一說法。長遠來看,削減損失很可能是明智的決定。
為進一步穩固財務狀況,新濠於週三晚間宣佈與多家銀行組成的財團簽署了金額高達19億美元的循環融資協議。該協議不僅令其可對現有17.5億美元的信貸融資進行再融資,更提供選項令其可在符合若干條件後根據增量融資進一步增加金額不超過10億美元的貸款,此舉為新濠提供了11.7億美元的額外流動資金。不僅可以助其加強現有業務,甚至可以在必要時為其日本項目增加砝碼。
可能此次對黑石交易中最易忽略的就是皇冠自身。儘管何猷龍去年收購Packer公司近20%的股權交易來的悄無聲息,但新股東的加入有望大大促進後者的貴賓業務:2019年,僅僅新濠博亞娛樂的旗艦綜合度假村新濠天地的貴賓業務營收,就超過了整個皇冠集團同期營收的兩倍至多。
最明顯的贏家無疑是黑石集團。其以每股8.15澳元的價格從新濠手中買走了皇冠9.99%的股份,大大低於過去五年間皇冠的股價一直穩定在10-14澳元的交易區間。黑石可以合理預期,隨著COVID-19影響的減輕,其新持有股票的價值將大幅度攀升。
雖然這未必是何猷龍最想要的結果,但他今晚想必能睡個好覺,畢竟銀行裡有了更多的現金,而所要處理的外部干擾也會更少。